第74章(第9頁)

他要真是開口讓宮裡的人采買,這事就大了。

這時,門外那酒樓的堂頭,又拎着一尾活蹦亂跳的鮮魚進來。

“貴客,您瞧!”那尾鮮魚,在堂頭的手裡不住來回扭曲掙紮,堂頭笑道,“這是從西湖運來草魚,您看這顔色,這鱗片。已然在清水裡餓了兩天,土腥味都吐了。這條魚正好一斤沉,您過目之後,小的就送去後廚了!”

朱允熥越發覺得有趣,笑道,“快去做吧,我都餓了!”

“稍等!”堂頭面對朱允熥退出去,邊走邊道,“您先嘗嘗點心,小店請蘇州大師傅做的,用的上好的霜糖。”

朱允熥拿起一塊,入口軟糯芬香,對王八恥笑道,“這盤點心,給大夥一人分幾塊,墊墊肚子!”

王八恥低眉順眼的答應,端着點心出去分發。侍衛們跟豬八戒吃人參果似的,塞嘴裡嚼都不嚼就吞下去。

“暴殄天物!”朱允熥搖頭笑罵,又不徐不疾的吃了起來。

吃着,他再次站在窗邊,看着窗外景象。

“今日方知,什麼是偷得浮生半日閑!”朱允熥心中說道,“怪不得許多皇帝,都不喜歡在宮裡呆着,想要出來遊玩。如此美景,風情,怎能不愛!”

這時,傅讓在門外說道,“三爺,張善來了!”

第196章

收稅“臣張善........”

“不必多禮,坐下說話!”

朱允熥用絲帕擦了下嘴角,淡淡的說道,“昨晚上才到京?明日陛下想好了說什麼沒有?”

今日,他其實是特意出宮來見張善的。老爺子要見張善,不完全是因為朝中有人彈劾,而是張善自己的折子中,說了很多當地的事,引得老爺子注意。比如說,杭州及周邊,因為商貿手工業發達,農田土地十之八九成了桑田,沒人種糧。

僅有的種糧食的土地還在寺廟手中,導緻糧價比外省貴了二成。一旦天災不測,蘇杭之地勢必會發生饑荒。

更有當地的商人大族等,逃脫本就聊勝于無的商稅,還把自己名下的土地,挂給有功名的士人身上,等等。

“臣多謝殿下挂懷!”

朱允熥的維護之心,張善心中感激,坐着微微躬身說道,“至于陛下問什麼,臣如實回答就是!”

“你這人看着老實,可一去杭州就變成了殺星,幾十個僧人被你砍了腦袋,皇爺爺看了奏折,笑着和孤說。嗯,張鹹蛋變成了張鐵蛋!”朱允熥笑着,口氣微微變化,“聽說,你借着收拾僧人的事,牢裡還抓了許多和寺廟有牽扯的大戶?”

“不抓不行!”張善開口道,“那些人富得流油,還不滿足。田稅逃,商稅也逃,明明什麼功名都沒有,可在地方上說話,比秀才舉人還管用!臣查處靈隐寺廟産的時候,竟然有大戶組織佃戶百姓,抗拒官差!”

“等臣抓了人之後,地方上有功名的讀書人,下級官吏連番上書說情。”

朱允熥沉吟點頭,手指輕輕敲打桌面,“殺人不用怕,孤自會給你做主!不過,光殺也不是辦法。有錢人哪個沒點腌臜事,也不能一股腦都殺了。關鍵是,你以後要如何管理?”

張善頓了片刻,開口道,“請殿下明示!”

“所謂逃稅,還是稅法不完善,還是收稅太低了。”朱允熥端茶喝了一口,說道,“江南商貿稅收,可抵田稅數倍。皇爺爺問你話時,你把話引到商稅上去!”

“臣,明白了!”張善低聲道。

既然現在有了一個引子,商稅的事就可以提上日程。不過,收稅一事在老爺子和傳統文人的眼中,不是什麼好事,不但會有口舌恐怕還會有風波。

但若是現在不收,以後想收都收不上來了。

此時大明禁海,不許民間商人出海遠遊貿易,但是不禁止外來的商人。關稅這,好算好算。設置關稅司,檢查海船貨物,總能收個八九不離十。

難就難在,大明境内的商稅上。曆朝曆代都是在城門處,在運河上收稅。不過這樣一來,先不說官吏中飽私囊,就是商人也有很多辦法逃稅。到最後,往往十成裡,隻有一成能上交國家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