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的想法,和傅友德心中預先的設想,有幾分不謀而合。可是李景隆的想法,卻更為激進。
而此時,軍帳中最末尾的飛熊營指揮張天保卻臉色精彩。
“他娘的,這不是藍帥的主意嗎?怎麼,曹國公和藍帥想到一塊去了?”
“到底是将門虎子,眼界不凡!”傅友德看着意氣風發的李景隆,心中暗道,“雖然平日纨绔了一些,喜歡誇誇其談,但畢竟還是有幾分見識的。若是在我身邊好好曆練一番,大明未嘗不能多一員名将!”
紙上談兵,也需要本事。若沒學識,沒見識,沒膽量也談不出來。
“此計甚好,隻是長途奔襲北元巢穴,是險之又險,孤懸在外猶如棄子。”傅友德沉吟道,“草原之地,無論男女老幼皆弓馬娴熟,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
“傅帥!”李景隆單膝跪地,大聲說道,“末将本大明國戚,将門之子,當為君上解憂,為天下蒼生。況且大同此城,乃是當年我父所鑄,子承父志。此任,末将當仁不讓。”
“請予三千精騎,無需重甲,快馬輕刀即可。踏破賀蘭山缺,為國朝除此頑疾。”
“男兒大丈夫,生逢盛世,上有明主,當建不世功業!快馬輕騎,一擊即中,乃北元戰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豈不快哉!”
“末将不才,長于京城之中。可末将亦有滿腔熱血,願效仿冠軍侯,敵後縱橫三千裡,揚我大明軍威!”
“好!”
傅友德擊掌贊歎,“國朝有此佳兒,大明武人後繼有人!”
此刻,傅友德心中已把朱允熥之前的交代,放在腦後。
出行之前,朱允熥曾暗中委婉的說過,打仗這事讓李景隆遠點。傅友德雖然看不上李景隆,但是因為人品膽量,而是不是其他。還以為是皇太孫,怕自己的表哥吃虧,所以才有此交代。
現在見李景隆主動請纓,大喜之下,朗聲道,“好,本帥就給你三千兵,以你為主将。你看,誰可為副将?”
李景隆起身,傲然一笑,看着帳中的将領們,“京裡來的爺們,誰願意跟我,去幹這賣命的活兒?”
軍中,那些作為中生代将領跟着大軍前來的将領們,紛紛站起,“同去,同去!”
第207章
海疆金子真不真,隻有火知道。
但是,沒經過真火的冶煉之前,真金未必發光,假金卻格外亮。
這種表象的事,衆生世人眼,誰也看不穿。
若是朱允熥知道李景隆三言兩語,就讓傅友德對他刮目相看,肯定大跌眼鏡。
一直以來,朱允熥心中也不是看不起曹國公,相反某些方面還比較欣賞。可是由于曆史上李景隆的功績太突出了,所以不得不防着。
但是沒想到,千算萬算,沒算到李景隆的内心,也有着當仁不讓,建功立業的心思。
也不怪李景隆,生于這個時代,長于大明百戰百勝的神話之中,武人的子弟總是會驕傲一些。
北方的戰事,由傅友德統領,不必上奏。盡管老爺子私底下對這些老兄弟一萬個防備,但是關鍵時刻,依然選擇放手,讓老兄弟自己去打。
就在北地戰火即将在草原上燃起的時候,皇太孫朱允熥的船隊已經出河入海,走海路進入閩地,直奔靖海軍的駐地,霞浦。
此時的大明沿海之地,大多一片荒蕪,遠沒有後世的繁華景象。霞浦靠海,周圍大小島嶼無數,周圍人煙稀少,但卻是閩浙要沖之地,海港面積更是閩地最大,曆來為倭寇入侵的前沿,所以選為靖海軍駐地。
皇太孫船隊駛入霞浦,碼頭上福建行省布政司使張機和信國公湯和,攜數十閩地官員,跪地恭迎。
“臣等參見皇太孫,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允熥一身龍袍,在侍衛的簇擁下從船上下來,直接走到湯和面前,親手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