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第7頁)

“既然已經順了!一個人犯也無傷大局!”朱允熥想想說道,“朕把案子交給你們,接下來怎麼判,你們拿主意之後報給朕.......”

“皇上!”辛彥德忽然開口,突兀的打斷朱允熥。

臣子打斷皇帝的話,本身就是大不敬。

但朱允熥并未生氣,反而笑道,“你有話說?”

“臣想問皇上!”辛彥德起身,鞠躬道,“此案,皇上是想針對周藩,還是真的為了天下的吏治!”

瞬間,所有人看着他的目光都驚恐起來。

他....他這是不要命了嗎,敢跟皇上這麼說話。

“若是隻為了周藩,或是約束藩王,臣以為此案再無查下去的必要。因為罪名也好,涉及的人也好,每件案子的來龍去也好,都擺在那裡清清楚楚!”

辛彥德毫不畏懼朱允熥隐隐告誡的目光,繼續大聲道,“可是若為天下的吏治,臣以為就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朱允熥頓感頭疼,“你是在質問朕?”

“臣不敢,臣隻是在實話實說!”辛彥德繼續道,“臣是反對皇上開诏獄用嚴刑峻法處理官員的,但臣也認為,既然有罪就要重判!”

“周王一案牽連之廣,遠非卷宗所記載之人,遠非人犯所說之事。臣屢次勸阻皇上不可濫殺,但臣更知既然我大明吏治有腐敗之相,就斷不可适可而止。”

暴昭也馬上大聲道,“臣附議。”說着,又看看李景隆何廣義,“就說其中涉及的鄭國公家的公子,私下販賣軍馬一事,那就不是簡單的貪腐之案。”

“臣自任官以來先後在刑部督察院為官,深知這世上的事,就沒有個案。因為個案往往查不到,隻有屢次作案才會露出馬腳。”

“皇上既然說治理貪腐吏制,就不能避重就輕,否則帝國之患,永遠無法拔除!”

“住口!”張紞開口訓斥,“兩位,忘記君前的臣子之禮了嗎?你們就是這麼面對君父的?”

說着,忙對朱允熥說道,“皇上,他兩人性子迂腐耿直,但也是一片拳拳之心.....”

“朕知道了!”朱允熥擺手開口。

忽然間,李景隆看到在皇帝低頭擡頭的瞬間,眉間滿是深深的川字紋。

陽光落在皇帝的身上,他的表情依稀有些疲憊。

“朕的難處....”朱允熥慢慢開口,“你們或許日後才能體會!”

第24章

風未停(2)是的,他的難處誰能知道呢?

老爺子留下的看似是一個鐵打的江山,可其中的内憂外患除了他這個當事人,誰又能看的真真切切一目了然。

老大帝國在經過開國三十年欣欣向榮之後,随着盛世的到來,又走上的曆朝曆代的老路。

腐敗,結黨,勾結,跋扈,不法,謀私......

一張張網清晰的浮出水面,每一張網都是朱允熥這個大明帝國之主,未來要面對的難題。

不拔除這些網,将來的他可能隻是一個在紫禁城自我感覺良好的皇帝。于天下,沒有半點實質性的建樹,更做不到高瞻遠矚。

可全拔除呢?

步子邁的太大是要扯到蛋的,而且因為這老大帝國的慣性,很多事要溫水煮青蛙,慢慢的來。不然國家動蕩,政令不統一,最後所有的設想都會落空。

從他繼位起,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難題,是治标還是治本。前者是他的朱明王朝的命運,後者是整個帝國民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