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因言獲罪,多是在官員文人之間,和滿清有個根本的不同,那就是沒有波及尋常百姓。
不過饒是如此,也不是什麼好事。
如今要修書,發現了民間許多記載了這些故事的書籍。現在就面對兩個難題,是不是要把這些故事都編纂到古今圖書之中,或者是幹脆不記載裝不知道。
甚至是,要不要把這些圖書全部焚毀。
焚書這事曆朝曆代都幹,禁锢人心思想的手段大同小異。就好比原始空朱棣上位,那些建文帝的忠臣所留下的著作全部焚毀了,片字不得留在人間。
包括建文帝為皇帝時,朱棣為燕王時的種種記錄,也全部銷毀。
“皇上,您看?”解缙見朱允熥沒說話,開口問道。
“旁的事你舉一反三,聰慧遠超常人,這等事怎麼就糊塗了?”朱允熥笑問。
解缙尴尬一笑,心中道,“我不糊塗不行啊!這些事關乎你家老爺子的名聲,我若是讓他們編纂進去,将來你要問罪,倒黴的不是我嗎?我要是不讓同意他們編纂,那毀書的罪名不也落在我的頭上?我雖不參與編書,可因為有着審理的職責,兩面不是人啊!”
朱允熥手指輕輕敲打桌面,“延後!”
懂了!
解缙馬上懂了,同時也在暗罵那些翰林們不曉事。
編書那麼龐大的工程,有的事可以做,為何偏偏盯着這些?暫時擱置,以後再說不是皆大歡喜嗎?
“另外有件事你要記住!”朱允熥正色道,“朕命人編書,不是為了粉飾太平,更不是因為朕的個人喜好。所有的圖書,一本都不能焚,一本都不能删,明白嗎?”
“臣遵旨!”
“對了!朕聽說你和禮部侍郎李至剛是同年好友,其為人如何?”朱允熥端起茶盞問道。
“他?”解缙想想,開口道,“李以行其人很是聰慧,但!”說着,頓了頓笑道,“但人品頗有些難以啟齒!”
第115章
德政(1)這一句人品頗為難以啟齒,說得很有意思。
對解缙乃至方孝孺等那些讀書人來說,雖說有時觀點立場不同,但對于自己的身份他們有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自诩為士。
士的作用,就是要做對江山社稷天下百姓有用的人,不管他們能不能做到起碼他們都是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的。除此之外,士還要立身謹言行重義輕利,正直寬宏隐忍堅韌,不會一味的谄媚迎合,更不會投其所好,就古人說的私德。
解缙沒有從其他方面,比如能力上貶低李至剛,而是在人品上,就說明這個人的私德不怎麼好。
私德有虧這個詞,在這個時代對于一名官員來說,絕對是緻命的缺陷。但反過來,這種有才無德之人,其實反而是君王手中最好的幫手。
任何事都可以放心交給他去,因為他會為了得到君王的贊揚,得到更高的權利地位,瘋了一樣踩着别人的腦袋前進。
另一方面,在日後君王用厭了的時候,或者為了平息衆怒,隻需要私德有虧這四個字,就能把他打入萬丈深淵,萬劫不複。
帝王心術曆來如此,也不是皇帝無情。
皇帝和普通人不一樣,一個普通人肯定是不喜歡這邊有這種唯利是圖的人,不喜歡就不親近,我不跟你來往,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你發達了也不會照顧我,我窮了也不會求着你。
這種人性而灑脫又直接純粹的交際方式卻在皇帝這裡行不通,因為這天下本就是人人都不相同,有人德才兼備有人有德無才,有人才華橫溢卻又目的不純,有人還天生奸詐。皇帝也沒有辦法去改變任何人,他要做的是如何的好好使用這些人。
“有些事本是要胖胖去背黑鍋的,現在看來倒是給胖胖找了個好幫手!”
一抹斜陽悄悄映進窗,落在朱允熥的半邊臉上。
他臉上泛着的那種古怪的笑意,讓站在他身前的解缙後背汗毛都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