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7頁)

  顧雲飛現在脾性大得很,所謂窮人乍富就是這般,根本受不了這份委屈,當即道:“你這話什麼意思!是說我對我爹不好嗎!我爹在外受傷,我怕他在葉府再度遇襲,帶他去顧府親自照顧不行嗎?”

  黎望上下打量了人一眼,然後選擇實話實說:“顧公子你确定以你的身子骨,能親自照顧得過來嗎?”

  ……就很直白,但也确實是事實。

  展昭見顧雲飛說不出話來,便順着黎兄的話道:“此案還未了結,我會留在葉府看護柳大山,還請顧公子放心。”

  顧雲飛想得好,他把柳如月和柳大山接回顧府,那麼柳大山是死是活就全掌握在他的手中,卻沒想到這展昭态度這般強硬,而那什麼黎大公子也橫插一手,當真是可惡至極。

  “是啊,二哥,我覺得爹還是在這裡比較好。”柳如月見氣氛焦灼,當即輕聲道。

  顧雲飛見如月都倒戈,心裡愈發不痛快,便隻能退而求其次:“你一個人留在這裡,我不放心,二哥也留下來陪你。”

  然而這時候,那把讨人厭的聲音又響了起來:“顧公子當真是赤子之心呐,這養恩到底是比生恩大,小生聽說顧公公因毀損禦賜之物,今日進宮請罪,因惹怒官家,已經下獄了。沒想到顧公子卻能撇下顧府事務,搬來照顧養父,小生佩服。”

  顧雲飛一聽,當即大驚:“怎麼可能?”明明顧清風進宮之前,還跟他說官家為人親厚,并不會因此怪罪于他啊。

  “怎麼不可能!禦賜之物,事關皇家臉面,官家豈能輕輕放過!小生也是看在顧公子一番孝子之心的份上才忍不住出言提醒,這毀損禦賜之物的罪名,須得株連三族,顧公子還需早做打算才是。”黎望一臉“小生很好心”的表情。

  作者有話要說:  黎汪汪:小生如此好心,開封府應該請小生吃面。

第123章

反證

  一般來說,禦賜之物分兩種,一種是帶着皇家印記的,而另外一種是不帶的。

  前者雖說也是賞賜,但臣屬并不能随意處置,更不能流通買賣,它更像是皇家賜予臣屬的某種體面和象征,雖然值錢,但隻能供奉起來。

  顧清風這塊刻着“天聖禦賞”的玉佩,就屬于這種賞賜。

  至于不帶印記的,多為金銀珠寶,算不得珍貴,但卻能流通買賣。

  顧清風是宮裡面出來的老人,怎麼可能不懂這些規矩,況且顧府平白無故失竊,卻隻丢了這塊禦賜的玉佩,怎麼講都帶着違和感。倘若顧清風一開始就驚詫玉佩為何碎裂落入開封府手中,裝作根本不知發生了什麼的樣子,說不定包公還會信他兩分。

  可問題是,顧清風張口就說玉佩早已丢失,臉上卻不見任何任何倉皇驚措,包公心知其之後必定會進宮請罪,便趕在顧公公之前進宮面聖。

  宋朝以孝知天下,孝字為先,包公将柳大山一案簡單陳述,又說顧公公認回來的親子言行可疑,恐是刺傷柳大山之人。

  官家十分相信包拯,可這沒有證據啊:“包卿的意思,是讓朕治顧公公的重罪?”

  “陛下聖明。”

  “包拯,你要知道,顧清風從前是跟着父皇的,又于朕有過相幫,他好不容易認回親子,即便此子不堪大用,但倘若顧公公求到朕的面前,朕恐怕也會法外施恩。”官家說完,又道,“既是如此,你也要試他一試嗎?”

  包公自然明白官家的意思,但還是堅持:“還請陛下成全。”

  “你這犟脾氣!”官家忍不住笑罵了一句。

  “陛下聖明。”

  官家被捧得高興了,也就應了包拯的請求,畢竟顧公公年事已高,倘若認個攪家精回來,心裡還不知其品性,之後恐怕晚年都難安生。

  倒不如讓包拯試探一回,也讓顧清風心裡有個底,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什麼品性。左右那柳大山也未死,即便真是此人行兇,也就是苦役幾年的事情。

  于是顧清風進宮之後,就直接被扣下了。

  到底是宮中退休的老人了,官家倒也沒隐瞞顧清風,顧清風聽完,心裡雖然惱包拯這番折騰,但面上依然是接受了。

  況且雲飛對他多好啊,從前也不是沒過過苦日子,必定是要與他同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