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第7頁)

比如,在某些世界中,北歐區域的日耳曼人,成為了那個世界傳播宗教信仰的主要種族,

他們統一了歐洲,推行部落制度,讓東西羅馬帝國提早滅亡,

血染塞納河、萊茵河口,公審教廷教宗。

當地世界的最大節日,不是聖誕節,而是仲夏節,

水葬,或者海葬風俗的傳播程度,也遠遠高于火葬或者土葬。

等等細枝末節,隐藏在背景資料當中,

證明在那個世界,北歐神話在傳播與延續領域,擁有更明顯的優勢。

玩家總能看到千奇百怪的劇本世界,

比如全員僧侶,學校裡教授佛經的;全球人類聚集在孤島之上,信仰海神波塞冬,定期向其獻上白牛祭品的。

這些奇奇怪怪的世界,經過整理歸納與大數據分析後,呈現出很有意思的結論——目前為止,劇本任務世界裡的各神系神話傳播指數(該指數統合了頻率、強度、廣度、深度等數據),

與現實世界曆史上,各神系神話傳說在傳播領域的曲線相一緻。

在現實世界傳播越廣,越多人信仰的神系,在劇本任務中的優勢就越大——關鍵的地方在于,這種優勢是橫向的。

美洲神話的羽蛇神,最早見于奧爾梅克文明,後來被阿茲特克人稱為魁劄爾科亞特爾,瑪雅人稱作庫庫爾坎。

現在奧爾梅克文明、阿茲特克文明、瑪雅文明都已經滅亡,但羽蛇神在劇本世界中的影響力,仍和同時期古希臘神話相差無幾。

中美洲的奧爾梅克文明是印第安文明之母,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初,

而古希臘文明,差不多也能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的克裡特島米諾斯文明。

兩者年代相近。

即,如果羽蛇神與古希臘神系同時間産生,且當時具有相同影響力,擁有規模相近的信衆。

那麼他們後續對劇本世界的影響,也是同等的——不管後來這兩個神系神話傳說與信奉者的命運。

如果用證據倒推回去,也許可以證實一個理論,

超凡者活着時候的實力,決定他成為神的力量,

成神的力量,決定他對劇本世界的潛移默化影響。

而這種影響,又決定了,不管神明在現實世界地球的信仰有沒有斷絕,他們依然能夠複活歸來。”

阿琳娜頓了一下,眼角餘光掃過全球超自然聯盟的領導人與米迦勒,沉聲說道:“我們認為,這就是司命之戰的本質。

司命之戰的獎品——也可能是附屬獎品,就是讓玩家可以将影響力投放到更多的下級世界。

玩家可以無視這一點,

也可以利用這一便利,選擇封神道路。

如果他選擇封神,那麼這一便利就會轉化為極大的優勢。

他将永遠不會死去,哪怕他在現實世界的信仰被人遺忘,信衆被人消滅。進而獲得字面意義上的不朽。”

不朽...

會議室中的氣氛再一次壓抑凝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