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但農活急不得,黑夫家也不是将長工逼得活不下去的黑扒皮,見衆庸耕者累了,便喊他們在田埂上坐一坐。放下手中的鐮刀,摘下頭上的鬥笠,雙手撣一撣衣袖,喝幾口婦人提來的白水,吃兩碗黑夫他母親蒸好的米飯,主人和庸客閑談幾句,其樂融融。
要是荀子的高徒韓非還活着,看到這一幕,肯定又要陰着臉說幾句:“主人非愛庸客也,庸客非愛主人也”之類的話了。但豐收在望,田主人臉上洋溢着喜悅,庸耕者也是發自内心的開心,畢竟按照事先說好的,收成越多,他們分到的糧食也越多。
短暫休息後,便又是繁重的活。
黑夫在上面看了一會,也忍不住想要下去幫忙,但衷嫌他有傷在身,不許他下水田,于是黑夫便自告奮勇,和弟弟驚一起,包攬了打谷的工作。
割好的谷子一束束在田埂上疊放好,每一束的分量是恰到好處的,多了拿不完,少了耽誤時間。
黑夫的侄兒“陽”雖然才七歲,卻已經開始幫忙了,小孩子乖巧地蹲在田邊,幫忙把一捆捆谷子從田埂上,抱到打谷的地方,幾趟下來,跑得他滿頭大汗。可在大人的誇獎下,小孩卻不亦樂乎,隻是臉蛋被稭稈劃花,讓人看着有些心疼。
黑夫他們家的打谷工具,其實隻是一個大木桶,稱之為“灌鬥”或者“半鬥”。其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就是雙手緊握成熟的稻子下端,用勁摔打在谷桶内壁,這樣就能達到脫粒效果。
桶邊還圍着一圈編得很密的竹篾,這樣一來,脫粒後的稻谷即便被打飛出去,也會被竹篾擋回來,落在桶内。
黑夫這邊雙手抓一把谷子,高高地舉過頭頂,甩動谷子的破空聲,和谷子甩到灌鬥四壁的撞擊聲悅耳動聽,然後就看到一粒粒金黃的稻谷離開了稭稈,躍入桶内。
“半桶一響黃金萬兩,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不知為何,黑夫想起了前世時家鄉的這句老話,兩千年裡,中國農民的農活,其實變化并不大。
除了這種最簡單的木桶外,黑夫發現,旁邊也有用連枷的人家,那東西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組成,好像一個大号的雙節棍,可以來拍打粟、稻、麻等,使子粒掉下來。
黑夫有心,暗地裡略微算了算時間,其實不管是半鬥還是連枷,都既費時又累人,而且打下來的谷子并不幹淨,得吹拂幹淨,才能用來交租子,或者挑回家存入倉庫裡。
“今年是來不及了,等到明年,我或許可能讓姊丈試着做做那種腳踏的木質脫谷機,那東西比半鬥和連枷要高效不少。”
“仲兄,你腿上還有隐痛,歇一會吧,剩下的谷子不多了,我來就行。”
和黑夫一起打谷的,是他的弟弟驚,驚16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半年時間,竟又高了幾寸。驚在去年被黑夫激勵過後,也變懂事了不少,過去幾個月裡,他被黑夫安排,去鄉裡學讀書識字,為明年開春進入學室做弟子做準備,聽說在鄉邑裡十分勤勉,已經能夠寫出完整的句子了,隻有在農忙時候,他才回家幫忙。
黑夫之所以要做秦吏,也有部分原因是為了讓驚入弟子籍,免除兵役,逃避秦楚大戰。可現如今出了那檔子事,他還真有點吃不準,自己這官還能不能保住,即便保住了,聽說縣右尉很快就要調走,沒了靠山,黑夫在尉官體系裡,就不太好混了。
“雞蛋不能全放我這一個籃子裡,秦律太嚴了,為免我有一天犯事被罷官,驚還得有其他出路才行……”
黑夫一邊想着,一邊坐到衷身旁,聽着伯兄和鄰居農人談天說地。這一年來,随着他們家日益興旺,大哥也不再是過去讷讷的樣子,開始變得健談起來,而且因為他為人忠厚,頗得鄰人信賴,裡中祭祀時,還請他代為分肉……當然,或許也有畏懼黑夫亭長兇名,刻意讨好的成分在裡面。
見此情形,黑夫不由心生一策!
……
忙活了幾天後,田裡曾經滿滿當當的稻穗消失不見,隻剩下割得短短的茬子,孤零零地留在水田裡。
至此,黑夫他們家的稻田、粟地全部收完。對了,還有春天時種下的十多畝甘蔗,長勢很旺,不過它們要到入冬才收,那時候才是甘蔗最甜的時候。
收完谷子後,農活卻并未就此結束,谷子挑回家裡,還得連夜将它們都攤在寬大的竹篾上,确保谷子通風,曬下濕氣,免得發黴。中途還要不斷用耙子在面上翻撥,把谷子翻面,促進風幹。
到了第二天,就可以放在豔陽下暴曬了——官府可不收濕谷,而且收租時量的是體積,不是重量,以免谷子幹濕不一,造成不公。
這時候的谷子,還夾雜着大量的雜質、谷皮、破殼,得一一除去才行。
篩是篩不完的,黑夫發現,自家是用曬幹的大芭蕉葉當做扇子,力量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要剛好把輕的雜質吹去,隻留下飽滿的谷粒。
百無聊賴地扇着扇子,黑夫心想:“待到明年,還可以讓姊丈做個手搖的風車,那東西不僅是風谷利器,在舂谷子時也派得上用場。”
一路看下來,黑夫才發現,這時代生産力實在是太落後了,别說耕種時了,就收獲的過程中,在他這種農活外行人眼裡,幾乎每個步驟,都有很多能夠改進的地方。
與此同時,黑夫還從裡監門家裡借來了量體積用的“石”,其實就是一個中空的大木桶,将各畝收上來的幹燥的谷子一股腦倒進去,一番計算後,那一百畝用老法子施肥的粟,每畝果然還是隻産了2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