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10頁)

  殲滅部分楚軍後,這項城就好打多了。

  黑夫他們緊随李由,在後持短刃盾牌,而他們前方,已經有一千秦卒列好了隊伍,手持戈矛準備迎敵!面對那些疾馳而來的龐然大物,衆人都有些忐忑不安。

  但這時候,黑夫又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連忙擠到李由車前,大聲禀報道:

  “都尉,敵軍戰車之後,并無徒卒跟随!”

  還沉浸在誘敵成功興奮中的李由聞言,不免顔色一變。

  “不好,中計了!”

  果不其然,那些戰車沖鋒到一裡開外後,突然減緩了速度,而後便前隊變後隊,調轉車頭,朝着項城方向緩緩撤去……

  在他們全部入城之後,南郡兵後方埋伏着的千餘騎才姗姗來遲,這時候再隐匿行蹤,便已經來不及了。

  項城城頭,觀察秦軍許久的周文也松了口氣。

  他眼神很好,粗通兵法,還做過春申君門客,如今是楚軍專門用來觀察遠處敵情,推算時辰的“視日”。

  看着那些冒出頭來的秦軍車騎,周文露出了笑,對身旁的楚卒說道:“速去禀報項将軍,秦軍果然是在誘敵!”

第0175章

偷梁換柱

  既然以南郡兵誘敵的策略失敗,秦軍也不再遮遮掩掩,跟在後方的一萬秦兵立刻壓上,一半逼近項城,另一半則在颍水南岸擴建營壘。

  而颍水北岸,秦軍主力也露出了真容,數不清的旗幟煙塵朝岸邊彙集而來,鴻溝方向又有數十艘木船駛來,開始加快修建浮橋。

  南郡兵這次也不必再演戲,全副武裝鎮守着河岸和項城之間的位置,提防楚軍出城。

  黑夫展目向北眺望,但見颍水北岸車騎旌旗,矛戟如林,行軍隊伍足有數裡之長,煙塵彌漫,軍容甚盛,合在一起,怕是有三萬多人,分别由五六個校尉統帥,被他們簇擁在中間的,則是李信那顯眼的帥旗。

  浮橋狹窄,以舟為梁,上搭木闆,三萬秦軍光渡河就花了一整天,直到入夜時分才渡完,北岸留了一個都尉鎮守,其餘全部集中到了南岸營地來。

  不過就黑夫所見,卻發現這些秦軍多是步卒,車騎隻有很少一部分。

  李由本欲在浮橋處迎接李信,然而卻被傳令兵告知,李将軍有令,衆都尉入夜後再到大帳相會,李由隻好等大軍安頓好了,才讓幾個短兵跟着他,往大帳而去。

  黑夫也在其中,做短兵的一個好處,便是可以跟着都尉到處走動,不用像以前一樣,隻要沒有作戰任務,就得老老實實呆在自己的營帳内。

  當然,前提是都尉欣賞且喜歡帶着你。

  他們穿行在比前天擴大了數倍的營壘中,卻見尖頂的氈帳綿延直至遠方,此時正是造飯的時候,炊煙如纖細的手指,自幾百座營火中升起。風塵仆仆的秦卒坐在帳篷外磨利武器,旗竿深深插進泥濘的地面,熟悉的玄黑旗幟飄揚風中,與夜色融為一體。

  大帳很快就到了,這座主将大帳大得像房屋一樣,高達三丈的高牙大纛(dào)樹立在帳外,龍旗羽葆,三軍皆受調度。

  主帥大帳乃是要地,四處都是戒備森嚴的兵卒,作為主帥,短兵親衛多達四千!黑夫他們這些短兵是沒資格進去的,遠在轅門處就被攔下,隻能目送李由走入帳内。

  轅門之外,有專門讓短兵親衛休憩的營帳,黑夫帶着幾個手下鑽進去時,發現裡面已經坐滿了人。

  這些人應該都是護送各自都尉過來的短兵親衛,黑夫帶着季嬰、共敖等人走到還空着的位置上坐下,自有人給他送來熱湯。

  坐在一旁的一個絡腮胡百将朝黑夫打招呼道:“敢問這位大夫,汝等來自何處?”

  黑夫朝他拱手:“在下黑夫,從南郡來,李都尉麾下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