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8頁)

  站在這裡,聽着風吟,黑夫仿佛又聽到了那些喋喋不休卻樸實的話語,回蕩在自己的耳邊。

  其中就有槐木的聲音。

  黑夫還記得,槐木一開始神情還有些别扭,似乎寫封家書比先登奪城還難,但一說又收不住,這個镔鐵一樣剛強的戰士口中,說了脈脈溫情的話。

  “槐木關切說,妻大冬天洗衣,是不是又凍壞了手?又囑咐她砍柴不要去太遠,小心野獸,同時請妻湊一湊家裡的錢,給兩個正在做隸臣的弟弟送去,若他二人依然沒有恢複自由的……在最後,槐木說,妻勉力也,槐木必歸,決不食言……”

  随着黑夫一個個念起死者寫在家書裡的内容,他身後的衆人中,東門豹高高仰起頭,這個無所畏懼,以流血為榮,以流淚為恥的莽夫,在努力讓眼淚留在眼眶裡不要流下來。

  而其餘數十人,也面色凝重,甚至還有人開始輕輕抽泣。

  一年半載的軍旅生活下來,大家都成了不是兄弟的兄弟,失之如失手足。

  季嬰這時候走了過來,亦紅着眼道:“百将,你沒來時,槐木說他最後的願望,便是最後能葬在竟陵,葬在山崗上,若是做不到,葬回南郡也行。”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這好像是屈原的詩吧?但不論秦人楚人,就是每個人死時最簡單的心願。

  黑夫點了點頭,他蹲下身,捧起一捧泥土,對槐木,也對這些躺在地下的袍澤抱歉道:“吾等要走了,來不及也沒辦法将汝等也一齊帶回家,隻能抛在這異國他鄉。”

  “但我不會食言!我說過,要帶汝等回家,一個都不會少!無論生死!”

  黑夫朝着這數十柄殘劍組成的墓碑稽首,發誓道:“戰鬥雖已停止,但戰争尚未結束,直到楚國覆滅之前,大王都不會善罷甘休。王于興師,修我甲兵!我必重整旗鼓,再回此處,将這城邑,将這土地插上秦旗!屆時,再以棺椁百具,将汝等的屍骸,都移回故鄉去!”

  “二三子,姑且待之!”

  “這是黑夫作為百将,對汝等最後的軍令!”

  大地無言,墳冢亦無言,唯有殘劍在北風中屹立不倒,好似雖死猶生的戰士,而微微晃動發出的嗚鳴,又像是對黑夫最後的回答……

  “諾!”

第0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

  楚軍主力得知鲖陽之戰的消息時,已是兩天後的十一月初四了。

  剛剛收複平輿的項榮本來還意氣風發地站在城頭,聽聞胡公鬥然和寝公孫奉在鲖陽大敗,損兵數百,鬥然還被俘虜的消息後,頓時勃然大怒。

  “竟被一支殘兵所敗,且被敵軍俘獲,鬥然真是若敖氏之恥!”

  至于那個據說是抛棄鬥然逃跑的寝公孫奉,項榮也打算向父親請求,削去此人的封邑,被李信大軍攻陷一次也就罷了,如今又棄友軍而逃,看來孫叔敖的後代,早已變得懦弱不堪,已經不配再做封君了。

  “那支擊敗了鬥、孫二人的秦軍有多少人,往何處去了?”項榮問道。

  負責軍情彙報的“視日”周文禀報道:“據逃回的軍吏說,約七八百人,現已不知所蹤,應是往西邊去了,或投上蔡,或赴汝水……”

  “若是他們不長眼往上蔡走,正好能與我大軍碰上。”

  項榮雖然有些咽不下去這口氣,卻也知道,自己顧不上去管這支小小秦國殘軍,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做。

  項城之戰後,秦楚兩軍的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是蒙恬收攏三萬敗兵向西退卻,而項燕則親帥楚軍主力緊随其後,可惜還是未追上,隻能先攻破了頓縣,再破博陽、汝陽,以一天下一城的速度,推進到了陽城。

  而項榮,則帶着兩萬偏師來攻平輿,秦軍已撤往上蔡,故他輕松就拿下了此城。

  “接下來,大軍便要立刻趕赴上蔡!”

  現如今,因為昌平君舉事,陳郢已複,若再能收複上蔡、陽城,項燕的計劃便完美達成。

  這才是項榮手頭最重要的事,至于那數百秦軍?若是他們投上蔡,正好跟自己派去的踵軍前鋒碰上,若是西渡汝水逃竄,興許會和從新蔡北上的五千淮南援軍撞到一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