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7頁)

  那個叫樊猶的巴人君長也沒有坐以待斃,他雖然不懂法,可卻找個一個懂秦律的“夏子”,來代自己辯護。他們搬出了秦國用來管理少數民族的《屬邦律》和《蠻夷律》,認為律令上明明允許巴人免役,君長犯法也可以減免罪行,所以就算要治罪,罰點錢即可……

  獄掾卻道:“話雖如此,但《蠻夷律》裡隻說了可以免徭,未說可以免戍役,《屬邦律》也不赦死罪。況且官府已下令征調,樊猶等人作為屯卒,當按《戍律》來管理,亡去即是有罪,定要重罰!最後,此案夷道縣廷不能決,上報到了郡廷,請郡上裁決……”

  獄掾這麼一說,黑夫算是理清楚來龍去脈了,縱觀此案審理的全過程,在程序上是合法公正的:樊猶歸案後,夷道官員在對其進行訊問、诘(反诘、論辯)、鞫(審判官宣讀庭審調查的結論)、谳(上報議定刑罪)時,均圍繞着當事人的“去亡”行為及《戍律》的相關規定進行。

  被告請來幫忙辯護的人,則援引《蠻夷律》《屬邦律》的法條進行辯解。最後,在夷道官員在無法确定被告罪刑的情況下,将其作為疑案按奏谳程序上報。

  就在今年的一月三日,南郡郡丞做出了判決,裁定樊猶腰斬,那跟着樊猶逃走的五十人,也盡數被當做逃兵捉拿斬首……

  這樁案子,殺了五十多個巴人,就像在一個本來就随時可能溢出來的池塘裡扔下了一塊大石頭,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秦國南郡、夷道官員看來,他們隻是按照律令處死了一群違法之人,但在巴人看來,這簡直是不可理喻。他們認為,自己被秦國欺騙了,說好的免役、減罪的好處,全是假的!

  楚國使者看準了這個時機,進入各部進行遊說,巴人的君長們聽說秦國去年在淮北大敗,死了七個校尉,掐指一算,南郡的兵力,頂多也就三四個都尉啊!于是便心一橫,竟叛秦附楚。

  這麼說來,就是一場官司引發的叛亂啊……

  巴忠颔首道:“所以樊禽鼓動巴人叛秦時,借口便是背信棄義,為血親複仇。”

  作為一個巴人,巴忠是力主雙方最好不要打起來的,所以還在勸黑夫:“左兵曹史,據我粗略觀察,主要是那樊猶之兄樊禽在極力鼓動,并非所有君長都欲反秦,若是再讓我去遊說一番,或能讓不少人回心轉意……”

  “來不及了。”

  黑夫搖頭:“若是今日以前,或許還有餘地,可如今夷道縣長、縣尉皆亡,這死結是越結越死了,你奔波了一天,先下去歇息罷,勸降之事,稍後再言。”

  讓巴忠下去歇息後,黑夫對城頭的百将、縣吏們道:“巴人剛剛伏擊勝了一場,殺縣長、縣尉,必因勝而驕。此刻派人去勸降,效果不大,反而顯得官府怯懦,等巴人來攻城時,予以當頭痛擊!讓巴人諸部知道想破城是癡心妄想,等到後日援軍抵達,巴人也心生悔意時,再派人去招降,如此方能讓諸部土崩瓦解……”

  衆吏深以為然,恰在此時,有人高呼了起來:“遠處有火光!”

  黑夫等人轉頭看去,卻見夷水上遊的位置,有一大堆亮光朝這邊移動,期間每路過一處裡闾,都放火焚之,一座座村落燃燒了起來,仿佛是點燃的烽火……

  “好在左兵曹史已派人去将那些秦人帶到了城中。”縣丞和獄掾等人心有餘悸。

  黑夫道:“巴人士氣正旺,又有楚人相助,肯定不會等到明早再攻城。”

  一邊說着,他還一邊細數那些火把的大概數量,有近千支,按照秦軍一伍一根火把的規矩算,怕是有四五千人吧?整個夷道巴人諸部的青壯男丁,也就這個數字吧?當然,也可能是刻意拉長行軍的隊伍,讓數量看上去更多,好吓唬城内守軍。

  有備無患,黑夫又對一旁的諸吏道:“讓城垣下的老人、婦女抓緊時間準備守城之物!”

  他們把全城丁壯都召集起來,也才有千餘人,要抵禦這麼多敵人進攻,還是有些吃力的,必須全民皆兵才能保住這座小城。

  說話間,随着巴人越來越近,在熊熊燎炬映照下,仿佛整條夷水都在燃燒。恍惚裡,小小的夷道城仿佛就是無邊無垠的流火河流裡,試圖抵擋其浪潮的孤零零礁石,一種說不出的壓力彌漫衆人心頭。

  前鋒的巴人已抵達城下的壕溝外,他們的模樣打扮,和黑夫在巴忠那條船上看到的巴人相差不大,都是或赤足,腰上纏着簡陋的布裳或者獸皮,椎髻或是斷發。

  這些武士們一手持木盾,另一隻手持柳葉矛或者柳葉劍,在各部君長的大聲疾呼下,于壕溝前停下了腳步,卻不是像秦軍攻城前那樣寂寥無聲,而是盡每個人都用劍敲打着盾牌,一邊大喊着巴人語言,一邊手舞足蹈……

  雖看上去亂七八糟,但人數多了,也有一種不凡的氣勢。

  在噪雜的示威下,左右衆人面色都有些難看,甚至有幾人不由後退了半步……

  黑夫也嚴肅了起來:“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山谷為之蕩波……這就是傳說中前歌後舞的巴人武士麼?”

  這時候,那些巴人自動向兩側分開了,一個騎着馬的巴人君長戴着浮誇的羽毛冠,身披豹皮來到壕溝前,雖是然夜裡看不清容貌,但那人一隻手高高舉起一根柳葉矛,矛尖上,插着一個血淋淋的人頭……

  “那人便是樊禽。”

  縣丞在一旁咬牙切齒地說道,又揉了揉眼睛,瞪着那顆人頭,驚駭地說道:“那人頭,莫非是……”

  正是夷道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