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9頁)

  黑夫無奈地搖了搖頭,若季嬰在這就好了,這厮用來做傳令之人最合适不過,不僅腿腳夠快,還能不時說幾句俏皮話緩解衆人的緊張,激勵士氣。

  還有利鹹,若他在,肯定想出好幾個對付巴人的陰狠點子來了。

  關鍵不在于命令,而在于執行的人。

  看着表現慘不忍睹的夷道衆人,黑夫有些無奈,開始格外想念起,他那些尚在安陸縣的手下們。

  “疾風知勁草啊,剛離開安陸時還沒感覺,一旦到了戰時,還是自己親手練出來的兵吏可靠。在第二次伐楚之前,我得想辦法回安陸縣,繼續帶家鄉的子弟兵。”

  那是以後的事了,一邊想着,黑夫躲開了一支被夜風吹得飄忽的箭矢,将一根長矛,捅入了一個哇哇大叫的巴人武士胸口……

  這一夜的攻守,就在一陣亂七八糟中結束了,巴人似乎跳累了,收兵後退,城頭衆人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擊退敵人的,都發出了一陣歡呼……

  ……

  “左兵曹史,我看這群巴人既不紮營,也不列陣防護,都在蒙頭大睡,真是太大意了,莫不如出城擊之,何如?”

  第二日清晨,日出時分,不同于昨日的喧嘩,城外卻是一片寂靜,在城頭假寐的黑夫也被夷道僅存的百将喊醒了,并獻上了他的“妙計”。

  “誰給你的勇氣?”

  黑夫心裡暗罵,面上卻笑着肯定了這位百将的勇氣,并站起身來,觀察城下那群枕着盾牌,睡得橫七豎八的巴人。

  “百将,看到那最前排的赤色楚旗了麼?”

  百将颔首,黑夫笑道:“那裡有百餘楚人甲士,大概就是讓這些巴人叛秦附楚的使者所率。昨夜他們沒有參與進攻,一直在休憩,今早卻在盯着城内動靜,可見對方是有防備的。”

  百将還是不甘:“我聽聞左兵曹史在去年時,曾以數百之師,攻兩千楚軍,一舉擊潰,今日城内有千餘人手,為何不效仿當日呢?”

  黑夫搖了搖頭:“彼一時此一時,不可同日而語也。你說我有千人可用,可實際上,九百青壯能用于守城,卻無法用于野戰,能出城擊敵者唯百餘縣卒而已。”

  “現在形勢是,敵方未能一鼓作氣,如今二鼓已衰,恐怕再也沒有昨日的氣勢了;我軍則攻之不足,守則有餘,這時候守住一日一夜不難。若是貿然出戰,或會失利,一旦失利,便會導緻人心不穩,反倒助長了敵方士氣。”

  說了那麼多,其實黑夫心裡想的就是,當時他帶的是後路斷絕,隻想幹翻楚人然後回家的一幫哀兵,其中還有自己親手練出來的兵吏,當然不虛了。可現如今,帶着這些沒有經過長期訓練的夷道青壯出城,和骁勇的巴人野戰?黑夫自問還沒瘋狂到那種地步。

  若是小陶、東門豹、利鹹、季嬰,甚至是已戰死的槐木都在這的話,黑夫或許立刻帶人出城突擊……

  “吾等會出城擊敵的。”

  他不想打擊這百将的熱情,說道:“等時機到來時!”

  “在何時?”百将十分期盼。

  黑夫回過頭,越過小邑的裡闾街巷,看向了夷道北城牆。

  “援軍抵達之際,就是吾等反擊之時!”

  ……

  正如黑夫所言,巴人雖然在頭一天時興緻很高,顯得骁勇無比,但第二日就萎靡多了,不僅攻城時被城頭射了兩撥箭後,就丢下幾十具屍體草草後退,連那些後面的人,歌舞也跳不動了。

  雖然那巴人君長樊禽連殺數人,卻無濟于事,到了下午時間,黑夫他們在城頭甚至還看見,兩支數百人的隊伍擅自脫離了大部隊,往北撤離。

  畢竟是臨時湊合起來的幾個部落,事情若順利,還能精誠合作,事情若不順,就會作鳥獸散。

  想必那赤色楚旗下的楚國使者,看着這一幕也很無奈吧,巴人擅長于山林作戰,也可以當做“陷隊之士”去攪亂敵方陣列,可攻城……他們是真的不行。

  第二天無驚無險地過去了,是夜淩晨,在首領樊禽的督促下,巴人再次發動了一次猛攻,但已是強弩之末不能穿缟,胡亂攻了一氣,便再度退走了……

  “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夷道算是守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