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10頁)

  “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夷道算是守住了……”

  黑夫摸着被流矢擦破皮的手臂,松了口氣。

  等到第三日天蒙蒙亮時,他第一時間就觀察了城外的巴人,比昨入水的灰鵝,在舒展翅膀。

  瞧那航速,不消一刻,就能抵達南岸……

  他們見到了援軍的帆影,敵人安排在岸邊的探哨想必也看到了。

  “讓南城的人死死盯着城外之敵,一旦彼輩要撤走,就準備出城追擊!”

  慫了兩天的黑夫大喜過望,立刻就走下城頭,看着在街上集中起來,眼角還沾着眼屎的夷道秦人青壯們,騎上了馬,将手中的劍高高舉起,讓他們都能看到自己。

  “郡守派出的援軍已至!”

  衆人聽說援軍終于來了,先是喜出望外,随後又在黑夫大聲鼓動中,目光變得熱切起來。

  “二三子守住了夷道城邑,守住了家邦,但這就夠了?如今援軍已至,是男兒,便随我出城擊敵,追亡逐北!”

  “汝等被焚毀的房宅,被毀壞的莊稼,被耽誤的生計,凡此種種,都要在今日,用彼輩的頭顱補回來!”

  衆人高聲回應,士氣大振,黑夫心中則在想:“若能一舉平定夷道叛亂,擒獲樊禽,我的爵位,說不定又能升一級了!”

第0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

  “窮寇莫追。”

  聽着身後傳來的鳴金聲,望着半裡開外,那些退入山林中的巴人,黑夫縱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讓草草武裝起來,随他出城擊敵的夷道青壯們停下了腳步。

  倒不是他們不想追,而是壓根追不上。誰能想到,這些巴人赤着雙腳,卻疾步如飛,比腳踩鞋履的秦人跑的還快,城内車馬不多,也無法組織騎從去前方滋擾攔截,隻能眼睜睜地看着大部分人逃走。

  而且巴人打小就在山林中生活,熟悉地形,在溝壑灌木間穿行如履平地,一旦心貪追入,恐怕會反遭伏擊,反而不美。

  回頭看看追出來的路上,那些因為撤退不及,被殺死的百餘具巴人屍體,還有夷道城下兩百餘屍骸,也勉強算場完勝吧,這兩天的守城之戰中,軍民的傷亡也不過百餘。

  黑夫讓夷道的百将,縣吏們組織青壯收拾戰場,他則打馬往城池方向趕去,那些郡守派來的援軍,這時候才剛剛抵達城下呢。他們忙着來馳援,也顧不得隐匿行蹤,在大江上展開的帆影,敵我皆可窺見,巴人三次攻城都未能得逞,又是幾個部落聯合起來的,頓時士氣消散,撤的飛快……

  待黑夫來到跟前,那個穿着甲胄的援軍軍吏也親自打馬而出,朝他拱手道:“黑夫……不,現在應該叫左兵曹史了,不曾想能在此處相會!”

  “程縣尉!”

  黑夫一瞧也樂了,這不就是攻楚之戰時,曾經做過自己一段時間上司的程無憂麼?他在回來後才知道,項城大敗時,程無憂僥幸未死,帶着殘兵跟随蒙恬撤離,因為後來抵禦楚軍進攻時立了點小功,所以爵位未削,還被調去秭歸做了縣尉。

  在碰面後,程無憂望着傷痕累累的夷道城垣,以及不遠處被焚毀後還冒着些許殘煙的裡闾村落,恨恨地說道:“不曾想,我才離開夷道半載,蠻夷竟敢如此嚣張!”

  沒記錯的話,程無憂就是夷道人,見到家鄉被破壞成這樣,自然會氣憤難平。

  這時候,另一個将吏也過來與黑夫相見了,正是夷陵縣尉,名為淩夔。

  黑夫粗略數了數他們帶來的人馬,卻見有人數近千。

  “也隻是夷陵和秭歸兩縣的兵力。”

  程無憂告訴黑夫,四天前,郡守在派黑夫先來夷道的同時,也派人向鄰近各縣調兵。

  “本來是打算以四縣之兵,一舉平定夷道叛亂的,誰料潺陵那邊又來告急,說楚軍以近萬人圍攻潺陵!于是便讓江陵及枝江等縣所征兵卒改往潺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