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4頁)

  章邯一愣,仔細想想後,的确沒有發現腹脹染疾之人,據說這種奇怪的病症在江東秦軍中肆虐,尤其是駐紮震澤(太湖)一帶的人,半年下來,已病死了不少。

  黑夫是在提防,提防這種神秘卻又恐怖的傳染性疾病:血吸蟲病……

  雲夢澤、震澤、彭蠡澤的氣候,是滋生血吸蟲病的天然溫床,這種寄生蟲一直肆虐到兩千多年後,作為南方人并不陌生。

  南郡還好,雲夢澤水中較為幹淨,隻是江南洞庭、長沙那邊有較多的血吸蟲病症。

  彭蠡澤就不得了了,就黑夫觀察,一些本地越人、楚人已經有染病的迹象了。尤其是入夏以來,他數次見到打漁的漁民,在水田裡光着腳勞作的農夫,其腹腫脹,動搖有聲,常欲飲水,且皮膚粗黑,如似腫狀,人也越發面黃肌瘦……

  這就是血吸蟲的典型症狀,黑夫見之色變,立刻将他們活動的溝渠水域劃為禁區,不許手下人涉足。

  當地人也知道這是得了病,卻不知病因,隻能稱之為“蠱”,蠱者,腹中蟲也,倒是歪打正着猜對了。

  這種病症北方十分少見,所以軍隊裡的醫官也對此不明所以。

  或許是因為血吸蟲還沒有大肆散播開來,隻集中在鄱陽、太湖等地吧。

  黑夫知道,其傳播媒介是釘螺,但他這點人手,滅釘螺是别想了,隻能從防範糞便對水源造成二次污染,進行滋生更大規模傳染做起。

  于是便廣建公廁,嚴禁建城期間所有人随地方便,污物集中堆積到一起,做堆肥處理。

  此外,反正附近的森林資源豐富,黑夫便組織了五百人專門負責砍柴,既能開辟空地出來開墾,也能每天燒大量開水給士兵們喝。

  就這樣小心翼翼,黑夫他們平安渡過了夏天,兩千建城士兵中,出現類似症狀的也不過數十,都被妥當隔離開來。

  值得慶幸的是,黑夫自己和一衆得力手下,都沒有患病,倒是趙佗的樓船之士多有染病,但都奉黑夫之命,進行了隔離,趙佗本人平安無事。

  雖然靠公廁和喝開水,減少染病的幾率,但對于如何治愈,黑夫也一籌莫展。血吸蟲病是一種“慢性病”,但它造成的死亡也很恐怖。

  這也是這年頭“南方卑熱,丈夫早夭”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天熱,甚至也不幹所謂“瘴氣”的事,而是因為瘟蟲肆虐,大大降低了南方人的平均壽命。

  如今黑夫能為染病士卒做的,隻是盡人事,安天命。

  “所以,趙佗是怎麼在南方活到一百多的?”

  黑夫覺得,這真是個未解之謎。

  他同時開始考慮:“若是今後秦始皇發大軍南征百越,這病症可是個大問題啊,兵卒加上移民,數十萬人湧入,就很難像兩千人這樣妥善管理了。”

  如此一想,黑夫便決定将自己在這邊的發現,寫在文書上遞交給九江郡、南郡,再轉送鹹陽,并請求派醫官來研究此病症。同時建議會稽郡那邊效仿自己的措施,減少病症的傳染。

  在文書中,他繼承了本地人歪打正着的說法,将這種病稱之為“水蠱”,可能是因為“水中有蠱蟲,入人體内,食其五髒”導緻的。

  黑夫難以解釋自己是如何發現血吸蟲病的傳播原理,隻能說是偶然發覺,建公廁、喝開水的地方,此病較少肆虐。

  “雖然此病症對秦軍還沒有造成嚴重的打擊,也沒有好的治療法子,但也算未雨綢缪啊。”

  封好信交給季嬰後,黑夫繼續腦補:“不知道在意識到這種病症的危害後,秦始皇會不會大手一揮,發出像毛主席那樣的‘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号召呢?”

  ……

  ps:中國最早的血吸蟲病例是馬王堆漢墓的辛追,長沙王相利倉之妻,其肝髒發現了不少血吸蟲卵。在本書設定裡,利倉就是利鹹的兒子。生活安逸奢侈的女貴族都染病,何況是黔首士兵,一下子想明白司馬遷為何說江南“丈夫早夭”了。

第0309章

南昌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