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7頁)

  “而中國之人不然,必立城郭,務田畝為業,到了河套、河西,以何為業?”

  “再者,臣曾去過河套、河西,最大的感觸便是……冷!”

  他擡起頭道:“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必須食肉而飲酪,并披上鳥獸的厚皮毛,方能禦寒。中國之人在春夏去還行,若在當地越冬,不能适應其水土,恐怕會十死三四……”

  “故臣以為,鞏固三郡,奪羌戎之地,開疆辟土無妨,但對匈奴、月氏用兵,則有待商洽。要擊滅兩國并不容易,奪取河西、河套後也難以駐守,屆時戍者死于邊,輸者偾于道,反而不美。”

  說了一大通對匈奴、月氏用兵的困難後,烏氏倮亦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臣以為,可以用匈奴所缺的糧秣,月氏所缺的絲帛紅糖誘之,讓臣派商隊深入河西,遠涉流沙,尋找那難覓其宗的昆侖山。待找到西王母之邦後,商隊也掌握了河西交通險要,屆時再用兵不遲!”

  既然無法阻止,那就讓自己在這場西拓中有用武之地,這便是烏氏倮想到的唯一辦法……

  所以他偏向用商隊來解決問題,羌瘣則直接捋起袖子就想動武!

  但秦始皇卻未立刻做出決斷,烏氏倮和羌瘣争論時,他一直在翻閱剛剛由谒者遞來的奏疏。

  奏疏來自隴西邊外,厚厚的一摞,并由黑夫、李信共同署名……

  待烏氏倮和羌瘣争得口燥舌幹之際,秦始皇才道:“二卿所言各有道理,也無須争論了,因為……”

  他舉起了三份奏疏,笑道:“朕的黑犬、白馬,為朕禱河之餘,也不忘擔憂國事啊。這三封奏疏,已将烏氏倮所擔憂的騎兵、戍守、禦寒三事,全部解決了!”

  烏氏倮和羌瘣面面相觑,在秦始皇允許下,他們得以分别閱讀三封奏疏。

  其中,二人得以一起看的是《屯田疏》,事關軍事機密,隻讓羌瘣看的是《高鞍馬镫疏》。

  而與外貿商業有關,隻給烏氏倮閱讀的奏疏,叫做《鉸羊毛為衣疏》!

第0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秦始皇二十七年六月中旬,寬闊的大河南岸,身上黑白相間的長毛羌羊被強壯的羌人男子按倒在地,它們四蹄被綁緊,害怕得咩咩直叫。

  不過迎接這群羊的并非鋒利的銅刀,而是一群披散頭發的羌女,她們手裡是骨制的羊毛梳,将羌羊身上即将脫落的長毛一一鉸下來,放在皮口袋裡,待下午再去河邊洗淨……

  年齡不一的羌女們一邊幹着每年要做兩遍的活,一邊望向遠處觀察她們的秦吏,毫不避諱地大聲議論,并不時發出一陣大笑。

  “她們在說什麼?”

  黑夫喚來騎将羌璜,他祖上亦是羌人,雖然北地羌與隴西羌口音有差異,但大緻能聽懂。

  “右庶長當真想聽?”羌璜忍俊不禁。

  “你隻管說。”

  黑夫坐在河水邊的氈帳外,喝着已經漸漸習慣的酪汁,加點糖的話,味道就跟甜牛奶差不多,難怪河對岸的月氏王侯們那麼喜歡紅糖。

  “那我可說了。”

  羌璜說,那些羌女在議論,這些黑面秦吏已經連續觀察她們兩天了,莫不是看上了誰,想要睡她?

  這時候又有一個年長的羌女卻神秘兮兮地說,也許不是對她們感興趣,而是對羊感興趣……然後就說起了一個笑話,說是一些在邊塞駐守的秦卒因為常年沒有女人,隻能對母羊下手。

  “噗。”

  這個笑話口味太重,黑夫一口酪漿噴出,還嗆到了自己。

  不過,那些羌女倒也沒說錯,他的确是對她們的羊,還有羊毛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