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1頁)

  黑夫立刻停止了遐想,起身朝秦始皇、扶蘇及諸将軍拱手:“禀陛下,匈奴虛實,多已被我方所知。其幅員五六千裡,部落人衆卻僅有三十萬,隻相當于秦之一邊郡,但因為其民皆能騎馬,開弓逐獵,故去除老弱婦孺,共有控弦之士十萬。”

  “匈奴之地,大緻分為三部分,其一為北假,其二為河南地,其三為漠北。”

  “漠北情形不知,隻知地廣人稀,多有沙碛,或可出丁兩萬。北假為匈奴中心,頭曼單于王庭之所在,有河套之饒,可出丁五萬。河南地可分為五部分,賀蘭山下,大河兩岸水草豐美,可出丁一萬,又有四仆從部落,曰樓煩、曰白羊、曰林胡、曰昫衍,四部合計可出丁兩萬。今林胡、昫衍已降秦,賀蘭匈奴人被北地斬首一千,青山峽以南又遭李将軍重創,匈奴河南地之兵,已去三分之一!”

  “十萬之衆。”秦始皇了然,看向諸将。

  “欲破匈奴,奪河南、北假地,需多少人手?”

  衆将正議論間,年輕氣盛的王離率先起身:“臣願得十萬衆,橫行匈奴中!”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馮劫心中暗道你這孺子,輩分爵位最低,哪裡輪到你說話了?

  羌瘣亦看向這個小夥子,不免有些失望。王離雖然也是從小習兵事,卻差其大父、父親遠矣。

  黑夫也是心中明了,此番秦始皇雖會讓王離出征,卻絕不可能讓他獨當一面。道理很簡單,你王離沒有本事,恐會敗軍覆将,損害國事。若真有本事,再飛速崛起,立下大功,是想讓王氏一門三侯麼?

  或許是出于将門的壓力吧,王離一直想靠自己立功,證明自己并不是靠父、祖蔭庇,證明虎父無犬子,情急之下,王翦求田的智慧,他這孫子卻給忘了。

  果然,秦始皇笑了笑:“這位小小王将軍倒是氣壯。”但卻對他的請戰不置可否,而看向了白頭将軍李信。

  “李卿,你以為呢?”

  李信起身,委婉地說道:“塞外不比内郡,用兵太多則補給艱難,太少又不利分兵略地。故兵卒十五萬,民夫十五萬,以三十萬人出征為妥。”

  仿佛和幾年前的伐楚之議一模一樣,隻是這次,卻是王氏激進,李氏穩妥。

  秦始皇又将咨詢的目光投向羌瘣,老羌瘣緩緩道:“善哉,李郡尉之言。”

  王離慚然落座,于是征發三十萬之衆北伐,便這麼定下來了,接下來就輪到了細節:分幾路出兵,各率兵卒多少?

  指揮過大兵團作戰的羌瘣早有計較:

  “當分兵三處,主力從上郡出,上郡有章邯所修直道,開春後大體完工,内史大軍從直道北上,以林胡為向導,可擊破樓煩,渡河威脅九原!”

  “其二為代北雲中、雁門、代三郡,從雲中至頭曼城,皆為草原,無山隘之阻,當以車騎為主,牽制匈奴單于,待上郡主力渡河,與之一同與匈奴決戰!”

  “其三為北地、隴西,兩郡離賀蘭最近,隴西可順河而下,再阻青山峽,北地則以昫衍為據點,步步為營,不斷向西靠近河畔,再與隴西軍會合,共奪賀蘭!”

  “如此,則匈奴河南、北假皆可定也!”

  打匈奴,不分兵不行,算算從隴西到代郡的距離就知道了。

  “橫跨兩千裡的戰線……”

  哪怕是滅楚之戰,戰場也僅是局限在淮南淮北,千裡之間。

  “也隻有統一的帝國,才有決心和能力,打這樣一場戰争吧!”

  之後,便是議定三個主要戰場的兵力、民夫分配情況,一般來說,兵卒從邊郡出,民夫從内地征調。

  上郡乃主要出兵方向,兵卒加民夫,一比一的比例,湊出了15萬人,以羌瘣為主将,馮劫為裨将。

  代北乃側翼,蒙恬為裨将,将10萬人,王離為都尉,隻能指揮1萬人。

  聽聞此言,王離不由露出了些許失望之色。

  隴西、北地為邊角戰場,李信、黑夫各為裨将,李信将4萬人,黑夫将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