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頁)

  隴西、北地為邊角戰場,李信、黑夫各為裨将,李信将4萬人,黑夫将3萬人。

  “臣領命!”

  黑夫起身受命,随即一副如釋重負的神情。

  這個細節卻被秦始皇覺察到了,他便問道:“黑夫為何面帶喜色?”

  黑夫一副憨厚老實的模樣,應道:“臣生怕陛下給我太多人馬……”

  一直默默細聽的公子扶蘇面露驚異,秦始皇則感到好笑:“哦?其他将軍,都隻會嫌分到的兵馬太少,難以立功,卿為何喜少懼多?”

  黑夫道:“諸将能否,各有等差,有主将之才,有裨将之才,有都尉之才,有千夫、百人、什伍之才。臣自問并非兵學奇才,中人之姿而已,隻能在戰場上邊打邊學,相信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好歹從屯長做到别部司馬,所率兵卒從五十人到三千人。”

  “十月時率八千之衆出塞,僥幸無失。當時已發覺,我昔日帶三千人,尚覺輕松,将萬餘人,則勉強勝任,數萬人,恐有些吃力。如今臣雖經塞外沙場曆練,仍不過是能将數萬之才,若陛下交太多人馬到我手中,恐難以駕馭,壞了國事。”

  聽聞此言,有多年領兵經驗的羌瘣不由贊道:“黑夫有自知之明。”的确,帶兵的能耐,是得慢慢鍛煉的,從未聞有生而能将數十萬人者。

  李信也大為動容,歎道:“信昔日若能有北地郡尉的自知之明,也不至于用将數萬人的法子,來統帥二十萬人,結果喪師失地。”

  馮劫颔首,心裡卻有些不屑。

  至于得到都尉之職,卻尤嫌不足的王離則有些尴尬。

  這是在皇帝面前當面承認自己的不足,公子扶蘇,亦不由多看了黑夫兩眼,對他的印象略有改觀。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

  “這道理誰都懂,但能承認自己是驽馬的人,卻不多。”

  曾經在扶蘇看來,黑夫此人,和李斯很像。

  他們都是荊楚之人,卻跻身于秦的朝堂體制,既會揣摩皇帝的心思,提出讓父皇高興的點子,但又有些本事,能對國事建言獻策。

  但今天,黑夫卻又讓扶蘇發覺了他與李斯的不同之處。

  李斯絕不會表現自己的弱點,對過去做楚國小吏的卑微之境閉口不提,對自己服侍呂不韋的那段舊事也忌諱莫深。

  而黑夫則不然,他縱然身居高位,也沒有忙着更名改姓,依然用着黔首時的“黑夫”之名,至今連氏都沒有。就好像他不以自己的卑微出身為恥,反以為榮一般,而對自己的局限,也不羞于承認。

  “難怪父皇如此喜歡他,或是因為黑夫為人做事,能讓人感到一些赤誠吧……”

  扶蘇看向秦始皇,而此刻,秦始皇卻因為黑夫這一席話,做出了一個決定。

  “諸軍各有監軍,使廷尉李斯監上郡軍,少府丞章邯監代北軍,中郎将蒙毅監隴西軍……”

  他看向了兒子:“公子扶蘇,監北地軍!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說得好啊!公子文質,使為監軍,随北地攻匈奴,見一見征戰之苦,也學一學黑夫郡尉的自砺之才!”

第0428章

先知稼穑之艱難

  “皇帝這是想将我放到爐火上烤?”

  這場對匈奴作戰的軍議完畢後,隐約能感受到其他将領看自己時略顯怪異的目光,中車府令趙高那略帶憂慮的眼神,黑夫心裡隻剩下了一個想法:

  “玩脫了!”

  本來想說幾句赤誠的話,在秦始皇和公子扶蘇心裡加點分,示拙與求田的效果差不多。誰料表現太過,竟被秦始皇順水推舟,安排得明明白白。

  監軍,要麼是君之寵臣,監隴西軍蒙毅便屬于這種,要麼是國之所尊,監上郡軍的廷尉李斯如是焉,也有章邯這類實幹派,順便管管鋪橋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