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4頁)

  産量比前年翻了兩倍,但秦始皇仍覺得太慢了,于是各郡都在拼命想辦法,提高産量。

  隴西郡仗着與羌羊的原産地湟中最近,或搶或買,不斷擴大規模,甚至還向羌人收購羊毛。

  北地自不必說,烏氏倮在黑夫的建議下,開始将毛紡視為日後自家的支柱産業,大肆購買羌羊入郡。黑夫的夫人葉氏則建議将廣大婦女發動起來,戎人養羊,夏女織布,形成一個華戎互利的循環。

  上郡、代北三郡起步晚,距離産地也遠,于是就在羊的品種上打起了主意。在蒙恬的奏疏中,說一個從楚地移民到雁門郡的牧羊大戶班壹,帶着他手下的數十牧童,試圖讓羊毛纖細的羌羊和當地羊毛粗糙的綿羊雜交,希望能生出适合剪毛織布的品種來……

  這一切,都是為了完成秦始皇的要求:明年各郡的毛衣産量,還要再翻一番!即便如此,北征的十五萬兵卒裡,能穿上毛衣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民夫就更别提了……

  除了禦寒的冬衣,還有糧食,秦始皇已讓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籌備軍糧,等到明年開春,約莫能籌集三十萬人食用一年的分量:五百萬石!

  “隴西郡軍糧可當地自行籌備,代北軍糧從太原、河東征集,北地、上郡則由關中供應。”

  在關中附近作戰的好處便顯現出來了,等到春末夏初,交給北地郡的一萬五千民夫,就會從豐饒的關中,從鄭國渠等糧倉,押解軍糧、刑徒,一路跋涉去北地郡報到。他們由縣尉、遊徼、亭長帶領,就像許多年前,黑夫帶着安陸的小兄弟們踏上征途一樣……

  碛裡征人三十萬,翌年歸來又幾何?

  黑夫也不知道自己提前推動這場戰争,對他們來說,是好是壞。

  “隻希望這一戰,能一舉平定北疆,讓秦人在河南北假深深紮下根,打造出一個塞上中原吧……”

  這時候,隻聽秦始皇忽然說起了另一事。

  “朕嘗聞,先知稼穑之艱難,乃逸。”

  “然公子王孫,未嘗目觀起一撥土,耘一株苗,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安識世間餘務乎?”

  “軍旅之事亦然,若隻聽聞千裡之外的捷報,未嘗與大軍共同出征,聞金鼓震天,視狼煙滾滾,豈能知兵事之艱難,而明北逐匈奴之必要?”

  “這些事情,都是扶蘇需要知道的。”

  黑夫立刻打起了精神,他知道,這次皇帝召見的戲肉,來了!

第0429章

父親

  秦始皇聽說,黑夫的第一個孩子就要誕生了。

  隻有當你擁有第一個孩子後,才能完成從男孩到男人的蛻變,仿佛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延續,也賦予新生兒别樣的期望。

  扶蘇對于秦始皇的意義還不止如此,二十多年前,恰逢彗星來的那一夜,狂風大作的鹹陽宮中,響起了一陣嬰孩的哇哇啼哭。當秦始皇在傅姆宮人的恭喜聲中,接過自己的長子,将其輕輕抱在厚實的臂膀中時,看着這粉雕玉琢的小生命,秦始皇露出的,是由衷的笑。

  長子的誕生,告訴天下人一件事:秦王已壯!這讓母後和呂不韋,再也沒了阻撓他行冠禮,親掌大權的理由!

  三月,長子誕,四月,宿于雍。己酉,王冠,帶太阿劍!

  之後擊嫪毐,囚趙姬,逐呂氏,一氣呵成,秦始皇意氣風發,這一切好事的開端,便是喜得麟兒。

  之後十年,是秦始皇倚重楚外戚的十年,也是他最疼愛扶蘇的十年。隻不過,他忙碌于政務,将長子交給華陽祖太後、楚妃豢養,在詩書楚賦熏陶下成長,結果給扶蘇刻下了深刻的楚國印記。

  秦始皇察覺這種趨勢後,十分不快,就在趙國滅亡的那一年,他帶着年僅十歲的扶蘇,父子二人來了一次長途旅行。他們一路到了被秦軍控制的邯鄲,秦始皇牽着扶蘇走入破舊的小巷,鑽進那道已經支離破碎的紅漆門,尋找他和扶蘇一樣年紀,離開邯鄲時,在院子裡埋下的竹馬,對兒子講述當年在邯鄲受盡的苦難。

  他還要讓扶蘇看看,秦軍是如何将不可一世的趙國肢解毀滅,自己又是如何複仇的!

  但看着那數百名将被坑殺的趙國貴族,扶蘇眼中卻隻有驚恐和悲憫。

  他竟然當着所有人的面,向秦始皇,懇求饒恕這些當年淩辱過大秦王孫的人。

  “父王若能赦之,則趙人皆知父王之仁,必如迎商湯周武一般,迎奉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