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陛下,馮劫死傷四千餘,辎重盡失,敗軍辱國,大過!當連貶四級,為五大夫!削去上郡郡尉一職,回都待罪!”
群臣緘默,不少人為馮去疾惋惜。近幾年來,王氏被皇帝高高捧起,但卻任由王翦告老,亦不招王贲回朝,反而漸漸重用起蒙、馮兩家來,馮去疾甚至是丞相的有力競争者,但經過這件事,馮去疾恐怕要受其子連累,在皇帝心中地位大打折扣啊……
“王離貶一級,為左庶長!”
對此,衆人卻面無表情,就算王離被貶斥成庶人又如何,王翦老将軍沒多少年壽命了,按照規矩,他死後,因為王贲自己就是侯爵,故可以直接将侯位傳給孫子王離……
但靠軍功掙來的侯爵,和繼承的侯爵,分量是天差地别的。
而後是羌瘣的賞罰,他得以升一級,至驷車庶長!這還是秦始皇優待老将了,打完這一仗,羌瘣也要告老。
馮去疾繼續奏道:“蒙恬、黑夫次之,蒙恬升兩級至驷車庶長。尉黑夫升兩級,至少上造!”
蒙恬成為驷車庶長,這在衆人意料之中,倒是黑夫,近幾年連續立功,越級升爵,爬升速度驚人!
“二十七歲的少上造啊,葉内史真找了個好女婿……”所有人心中都如此作想。
最後,萬衆期待的戲肉來了……
“李信當為首功!直升大上造!”
“大上造!”
群臣表情各異,有驚異的,也有嗟歎的,大上造,這是李信極盛時的爵位啊!
當年李信伐楚大敗後,被秦始皇一撸到底,做了五大夫,去代北當校尉,他又羞又愧,一夜白頭。
但李信沒有就此沉寂,他抓住每個機會,重新立功,且再也沒有失敗過一次,如今對匈奴一戰,打了兩個大勝仗,一雪前恥!
“古有穆公之三用敗将,今有陛下再起李将軍。孟明視誓師渡河破晉軍,而李将軍數千輕騎掃匈奴!”
“然也,李将軍,真乃今之孟明視!”
“白馬飛将軍!”
贊譽之聲絡繹不絕,群臣都有感覺,經此一戰,李信将重新成為最受皇帝重用的将軍之一。
秦始皇也頗為欣慰,李信啊李信,總算沒有辜負自己。
賞罰已畢,一場大戰下來,秦朝的軍方,發生了劇烈的變動,有人墜落深谷,有人平庸無為,也有人脫穎而出……
“蒙、李、尉,這當是未來十年,大秦在北疆,最受重用的三位将軍了!”
……
八月中旬,賞罰消息傳到賀蘭山,引發了一陣轟動。
在一衆部下“尉少上造”的恭賀聲中,卻有一絲不諧之音。
“若将軍聽我的,也率軍一齊北上追逐單于,現在恐怕也是大上造了!”
因為去年、今年兩次作戰英勇,已成為一位“公大夫”的共敖頓足不已,他在為黑夫可惜。
黑夫卻隻是淡然處之,絲毫沒有嫉妒李信的意思,甚至還暗喜道:“多虧了李信為我擋槍。”
妻子早就勸過黑夫,年少得志,太過鋒芒畢露不是什麼好事,爬得越快,摔下來也更慘。
所以這場戰争,很多時候,黑夫都藏身于李信的光芒後。
于是,黑夫沒有急着去争頭功,而是在賀蘭山東麓安營紮寨,修築城池,并令兵卒民夫開辟了些肥沃的田地,挖掘溝渠,種植宿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