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陳平向黑夫附耳幾句,是時候請出今天真正的主角。
黑夫颔首,使郡兵擊鼓,咚咚鼓點制止了農夫們的議論吵鬧,黑夫這才對所有人道:
“方才本郡守穿青衣,戴青帽,豎青幡,扮演句芒鞭牛,但人人皆知,那是假的。然而今日,我卻請來了這人世間,一位能使莊稼增産,貨真價實的‘句芒’!”
此言讓農夫們都愣住了,在齊地的神話中,句芒是木神,主管樹木莊稼的發芽生長,他也是春神,農作物的豐收減産,都是句芒說了算!
衆人都昂起頭來,想知道這黑臉郡守在耍什麼把戲!
卻見黑夫一比手,陳平攙扶着一位年邁的老翁出現在大家面前,身後還有幾個身穿褐衣,神态拘謹的中年農夫。
“我聽說句芒鳥身人面,乃神人也,這老翁,就是所謂的句芒?郡守這是在欺騙吾等黔首麼?”
隐藏在人群中的田氏門客開始起哄,引發不少贊同。但随即,他們就被那老翁的身份震得無話可說!
黑夫親自扶老翁到城牆邊,大聲介紹道:“這位長者,是本吏特地從薛郡請來的農家首領,野老許勝!”
“汝等覺得官府的話不可信,那農家的話,可信否?”
第0488章
農家
“多虧了許公,才能讓膠東百姓不再疑慮。”
是日中午,黑夫在郡守府為許勝和幾個農家弟子舉辦了接風宴。
黑夫來關東這麼久,各學派的士人都見過了,這群知識分子雖沒有大富大貴者,但打扮起來卻不含糊:無不戴冠佩劍,儀表整潔,哪怕陳平也不免俗,當年他就是因為家貧,卻打扮得幹淨體面遭鄉人笑話。
儒生還要置辦高高的巍峨儒冠,陰陽方士則需要點優雅仙氣,隻為在遊說王侯時印象過關。
但今日許勝帶來的農家弟子,卻格外特殊,衆人都穿着粗麻短衣,腳下是齊楚農夫常見的草履:據說他們身上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用自己親手種出的糧食所換。他們三十餘歲年紀,卻好似四十,手上也老繭縱橫,看得出來,是真正下過地,揮舞過農具的,面容也曬得跟黑夫差不多黑。
甚至連見到黑夫這大官的态度,也與普通農夫無疑,拘謹老實,在宴席上坐立不安,也就年紀最大的許勝見多識廣,能與黑夫侃侃而談。
許勝先請黑夫将漆器、銅器撤下去,他們用自己帶的簡陋陶器即可,黑夫一一答應。他又拒絕了黑夫的敬酒,表示俺們農家人不飲浪費糧食的酒,隻抿了口湯水後笑道:
“郡守言重了,老朽當年離秦後,也曾帶着弟子們遊走于臨淄、膠東,在本地呆過一段時間,教農夫耕作,當地人稱我為許句芒,不想十年過去了,他們還記得我……”
許勝說得一口流利的關中話,這沒什麼好奇怪的,黑夫聽聞,這位農家野老,當年可是丞相李斯的同僚,都作為呂不韋門客,在鹹陽編寫過《呂氏春秋》!
農家是諸子百家裡的異類,他們與墨者有點像,生活極為簡樸,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雖然倡導耕桑,卻沒有屬于自己的一寸土地,過着周遊列國的生活。也不像儒生一樣追求高官厚祿,隻希望得到百畝土地、數畝房宅,定居下來,帶領當地百姓鑽研耕作技術。
祖述神農氏,繼承後稷事業,講究播百谷,勸耕桑,以足百姓衣食。五谷足,則百姓足,百姓足,則天下足,這是他們始終如一的理念……
有專業人士來幫自己的國家領地發展生産,本應是大王封君們拍手稱快的事情,然而農家卻一直苦于沒有立足之地。因為一百年前,他們的領袖許行,從孟子處搶了學生,狠狠得罪了這位學閥。孟子門戶之見、地域之見極重,所以農家難以在稷下學宮和齊魯有發展。
到頭來,農家也隻在泗上的小國滕國求一席之地。滕文公時,農家在滕國開地,與當地百姓共同耕作,其樂融融,但滕國被宋滅亡後,就隻能離開那裡了……
那些年,諸侯合縱連橫,朝秦暮齊,東方混亂不堪。宋國滅了滕國,随後被齊所亡,齊國又遭到五國伐齊,差點也亡了,到處都是戰火紛飛,的确不是農家發展生産力的好時候。
農家就這樣颠沛流離,中衰了很長時間,直到許行的孫子許勝時,卻有了難得的機遇:秦相呂不韋想要效仿四大公子納士養客,點名邀請農家入秦!
席間說起來,許勝依舊對自己入秦時的見聞贊不絕口:
“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服簡單而不奢華,農夫天明便起,勤耕到傍晚方歸,我行走天下,卻從未見過如此質樸的百姓。”
秦的官府也很不錯,從小吏到丞相,官府運作的核心理念,居然是:勿要耽誤百姓耕作!一切有可能影響農業的事,諸如遊士、商賈,都被打壓禁止,為了鼓勵生産,秦國上下無所不用其極。
見此情形,許勝差點哭了出來,他們農家周行天下,苦尋幾十年,不就是想找到這樣的一個政府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