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1頁)

  “妾明白了!”

  葉子衿眼睛閃亮,既然黑夫有遠謀,她也不是很擔憂了:“妾隻剩一件事想知道。”

  這最後一個問題,葉子衿躊躇再三,最後還是嚴肅地問道:“良人的終身之計,到底是什麼?”

  黑夫一愣,幸好葉子衿下一句便是:

  “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父親想了一輩子,良人未來也欲争一争麼?”

第0543章

田官

  時間進入臘月,膠東即墨城的秦始皇行宮内,群臣尚在讨論在鹹陽設立“工學”“農學”之事。千裡之外的南郡安陸縣,縣田啬夫尉衷卻已起了個大早,帶着屬下巡視糧倉。

  按照律令,衷身為農官,這個月要“令告民出五種,命農計耦耕事,修耒耜(lěisì),具田器。”總之,就是要為春耕早早做好準備。

  衷知道自己能有今日這地位,多虧了弟弟,連家族的氏,都是靠黑夫才掙得的。他生性老實本分,除了種地外,其餘事情不懂,隻想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勿要給仲弟添麻煩。

  忍着困意,朝臉上潑了點冰水,遏制打哈欠的沖動,衷坐到了官署中,指着縣城附近的公田地圖,開始給手下的田佐吏們安排工作。

  “這片地開春要耕作,種稻與粟,這些則種黍與菽,其餘的地,需要休耕。”

  “田佐吏要召集各裡田典,讓彼輩編制田籍,那些因犯法而收回的土地,要算作公田,因爵位增加而給予的土地,也要重新記錄在田籍上,以免收租時有錯漏……”

  他眼神掃視手下們,嚴肅地說道:“按律,收取賄賂,匿民田,僞寫田籍者,與盜同法!汝等可知道了?”

  衆人肅然應諾,衷這才點了點頭,繼續說其他事情。他也算縣裡有頭有臉的人物了,但要擔的責任,也不少。

  作為農官,尉衷不僅要管計戶授田,征收田租和刍稿稅,平日裡還有三個主要工作:

  其一,組織生産。衷在安陸,沒事就帶着人在縣城周邊的田地溜達,在田間看到遊手好閑、群飲喝酒的,就上去呵斥,令這群黔首少年下地去,若他們不從,就要上升要拘留服刑的程度了。

  “酒浪費食糧,故民間禁絕酤酒,在鄉下,隻能由裡典來釀,每逢節令祭祀,分予各家一點,少酌即可,若是每天都醉醺醺的,尋釁滋事,哪還能下地精耕細作?”

  朝廷還規定,哪怕是為官府做苦力的“居赀贖債者”,每逢播種和中耕季節,允許各自回家二十天從事農作,衷還得派人盯着這些人,别叫他們跑了。

  其二,管理耕牛、農具等生産資料,秦的農業為六國之最,靠的就是牛耕和鐵農具,當别的國家将鐵器優先鑄造兵刃時,唯獨秦國,幾乎将所有鐵都用于農具……

  鐵農具比木石農具堅硬、鋒利、輕巧,不但能夠提高土地翻耕的質量,更能加速土地翻耕的頻率和擴大農田面積,是農耕利器。

  耕戰耕戰,耕的地位,尚在戰之上,反正秦卒狠起來,赤身裸體都敢沖鋒,要鐵兵,打勝仗繳獲就是了!

  不過,在平日裡,管理鐵農具的田官,對來借用的百姓卻很大方!

  “假鐵器,銷敝不勝而毀者,為用書,受勿責。”

  尉衷大概是第一百次向手下們強調這點了,無法購置鐵農具農夫向官府借用,若工具自然損壞,不需賠償,交還原物,官府寫個說明材料備案即可。

  “若是借了鐵具的農夫因害怕損壞鐵鋤,不敢用力,那其效用,與木石何異?”

  衷幹了三十年農夫,對黔首的苦衷很清楚,所以他做農官這幾年,也待民甚善,已經被縣裡尊為“長者”級别的人,鄉社祭祀,總是邀請他來宰肉。

  不過,同樣是可以借給百姓的東西,耕牛就不能随便馭使了,若是鞭打太重破皮,或是瘦了太多,農夫和牛倌也要受到懲罰的。

  “各鄉、裡擁有耕牛數量要報上來,提前分配好,優先分給有爵者,至于分不到耕牛助耕的人家,田典再去教他們一遍耦耕之術。”

  這就涉及到尉衷的第三項重要工作了:從技術上指導農民生産。

  除了耦耕外,甚至連每畝地撒多少種子,農官也要給那些耕作經驗不足的小年輕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