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作揖道:
“臣以為……尉郡守之策,真乃老成之言!對他的才幹,臣從未懷疑過!”
是啊,畢竟李由,可是黑夫的“伯樂”啊,黑夫有本事不假,可若非他偏愛信賴,多次提拔,黔首出身的黑夫,也不會有今日吧?
這就是令人尴尬的地方,許多年前,黑夫隻是李由麾下的一介馬前卒。可如今,四十多歲李由隻是大良造,三十歲的黑夫,卻竄到大庶長去了!
豈止是在爵位、名望、功勞上,将李由比得一無是處,去年在臨淄,黑夫已經敢與父親李斯,當朝反駁辯論了!
雙方的關系,在那一刻,徹底決裂!
舉主和舉者之間,是恩人和受恩者的關系,僅次于君臣。
在李由看來,黑夫無疑背叛了他們父子,他早就忘了,自己是如何登上朝堂的,如今卻和葉騰一起,成了李家的政敵!
或是對舊部封侯可待的嫉妒,或是對葉騰、黑夫翁婿勢力膨脹的擔憂,李由絕不會坐視黑夫輕易得逞。
先褒揚了一番黑夫,表示自己對黑夫的欽佩和欣賞後,李由又長拜道:
“但臣以為,黑夫的設想雖好,但還是膽子太小,費時也太長了!”
第0582章
任将
李由退下後,秦始皇讓所有近侍都離開,他則翻閱起各地守、尉的奏疏來。
扶蘇已被勒令在府邸内禁足,這數年來,他确實有些改變,更重實際,而少了些虛談。
但在秦始皇看來,扶蘇若是一個谏臣、禦史大夫,無疑是稱職的,可要作為公子,尤其是長公子,卻壓根不合格!
全盤否定秦始皇的設想也就罷了,更讓皇帝生氣的是,除了反對,扶蘇竟無半分有見地的想法。
這世上的事情紛繁複雜,可不是單反對就行的。
所以秦始皇認為,扶蘇非但不能成事,也不夠識人,竟料錯了黑夫……
對南征百越,黑夫不但沒有出言反對,更大贊此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秦始皇當場将奏疏扔給扶蘇看,驚得這位單純的公子目瞪口呆,無法相信這是真的。
雖然知道這是阿谀,但皇帝聽了就是覺得舒服啊,而且,這才是為人臣的正确态度,話又好聽,事也能辦,比苦大仇深死谏強谏強了不知多少倍。
至于扶蘇的逆耳之言,他便當做沒聽見了。
早在豫章、長沙時,秦始皇就已經确定,南征必須實行!打是肯定的,接下來,就是怎麼打,讓誰去打的問題了……
黑夫在奏疏中,提出了一整套方略,花兩年時間做準備,再花兩年時間,從東到西,從沿海到内陸,慢慢将百越之地磨下來,的确是老成之見。
但秦始皇,還是嫌慢。
以匈奴,月氏之強,控弦十萬,秦軍滅之,前後加起來,也不過四年!何況百越小弱,四分五裂?縱然南方交通沒法跟關中比,但秦始皇親眼在豫章、長沙所見,也足以行軍,為何卻要花費四載?
就在這時候,李由,曾在長沙郡任官五年的李由,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臣在長沙時,也沒少派商賈入越地刺探,就如黑夫所言,越人之間仇殺甚衆,如東瓯一般,傳檄可定的部族,多得是!”
李由甚至提出:世人都以為黑夫了解南方,殊不知,黑夫對南方的認識,已經過時了……
“陛下,黑夫雖征豫章,建南昌,然前後不過一年,而後便離開南方,在北地、膠東任官,如今七八載過去了,事易時移,南方一些形勢變化,黑夫已不能盡知,故提出的方略,膽子略小,高估了百越,也低估了大秦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