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黑夫雖征豫章,建南昌,然前後不過一年,而後便離開南方,在北地、膠東任官,如今七八載過去了,事易時移,南方一些形勢變化,黑夫已不能盡知,故提出的方略,膽子略小,高估了百越,也低估了大秦之強。”
了解南方情況的,全天下就他黑夫一人麼?
會稽、豫章、長沙的守、尉,他們在南方也有七八年了,對百越的熟悉,難道會比黑夫差麼?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陛下,何不問問三郡守、尉有何方略?”
李由沒有臣,将他提為右更,爵位不高,能力卻不差。
這次南巡,秦始皇也途經長沙郡,對這位屠郡守印象頗深,雖是郡守,但老本行沒丢,對兵事十分熟悉,這也使得,長沙舟師不亞于膠東。
生出南征想法後,黑夫、李由、屠睢,這是秦始皇想要獲取意見的三人。
黑夫大局觀比較好,李由尚公主,乃親戚之臣。屠睢則久鎮南方夷越之地,若論對百越的熟悉,黑夫也不一定比他強。
開卷讀了一會,秦始皇露出了笑。
“果然,良臣所見略同啊。”
雖然話說得沒黑夫好聽有趣,大局觀上也差了點,但屠睢與黑夫一樣,也提了百越不易征伐,氣候、交通上困難重重。而在解決方略上,亦是修馳道,同時派遣商賈深入越地,離間收買諸部,讓他們為秦所用。
但這之後,兩人的計劃便大相徑庭了。
黑夫認為,應該先東後西,水陸并進,将東瓯、閩越、南越一個個打下來,鞏固之後,再進攻山林最多,也最強大的西瓯。此乃周公旦東征時的“大難攻,小易服,不如服衆小以劫大”之策。
但屠睢卻以為,若伐百越,必由西瓯始!先弱後強的話,反而會讓諸越殘部投靠西瓯,使其實力日益壯大。
“百越諸部,西瓯最強,人數最衆,與長沙、洞庭兩郡相鄰,其君傲慢,常輕待秦使者。兩郡越人以西瓯為奧援,叛服不定。故臣以為,欲破百越,必先滅其大,以震懾逼服衆小!”
在屠睢看來,百越雖然廣大,但有能力抵抗秦軍的,隻有西瓯這刺頭。一旦集中力量,殘滅西瓯,其餘諸越,可傳檄而定,縱有不服者,從豫章、會稽出師,亦能輕松消滅。
“可張五軍,每軍衆三萬,又有民夫三萬為後援。一軍塞镡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會稽之南,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馀幹之水……”
所以屠睢的計劃,半年修繕道路,囤積糧草。半年征集軍隊,在長沙集結兩軍,豫章集結兩軍,會稽一軍,全面開進,先花半年時間滅西瓯,再半年,直接推平百越!
總共花費的時間,不過兩年……
在秦始皇看來,屠睢的計劃也很詳略,但在花費的時間上,則更接近他的期望!
“在南征的見解上,此二人,不分伯仲啊……”
一時間,在任将問題上,秦始皇犯了難。
他對黑夫辦事很放心的,不管是西拓還是平叛,黑夫都做得幹淨利索,又快又好。但這次卻不知為何,膽子陡然變小,莫非真是李由說的,因為離開南方太久,黑夫對百越的了解,還停留在七八年前?對長沙、豫章的日新月異,隻是耳聽,不能盡知?
燈影閃爍,秦始皇面臨一個抉擇,這場仗,到底該用誰為主将。
雖然秦始皇疑人不用,會在任将時精挑細選,但一旦确認,他卻不會輕易幹涉其如何用兵。
所以,以誰為将,基本上,就要用誰的方略,而這二人的進攻方略,卻是截然相反的。
“是繼續信任黑夫,還是給屠睢一個機會?”
如此想着,秦始皇的手也未停,繼續翻着屠睢的奏疏,翻到最後,一個消息讓他皺起眉來。
這應該是上個月發生的事。
“長沙郡蒼梧縣,有越人君長受西瓯君譯籲宋慫恿,膽敢叛亂?”
第05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