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10頁)

  但“觜參”分野的趙地南部地區,和“危虛”分野的齊地,北極星與地面夾角,卻幾乎相同!

  于是,牽星術除了占星算命外,又多了個用處,那便是觀測南北方位。在陸地上,這其實沒什麼大用,直到傳到燕齊之地,方術士手中,這才大放異彩!

  徐福将此術用于遠航,這也是他能十次前往海外的依仗,時刻觀測方位,便能知道自己航行的路線是否偏離目的地。

  這門方術士過去諱莫如深,讓人敬畏的學問,說白了,其實也挺簡單。

  “封建迷信和科學技術,其實是一對雙生子啊……”

  黑夫當初在聽完徐福的講述後,如此感慨,同時也決定保下他的性命。

  如今,昔日的占星術,已經成功洗白,變成了“天文航海術”。

  黑夫還為這種南北有異的地理坐标取了個名。

  “緯度!”

  徐福承認,過去十來年裡,他已經悄摸摸将燕齊沿海,南北不同地點的方位數據測得七七八八,連對岸朝鮮,也被他測了幾個點。從膠東出發,要怎麼航行才能準确抵達對岸港口,徐福都了然于胸!

  這是徐福會的東西,但方術士的冒險尋仙,和必須保證穩定安全的糧食海運畢竟不同,他們還要解決一個大問題:跨海而去,兩三天時間裡,若是倒黴遇上沒有星月的夜晚,偏離航線該怎麼辦?

  ……

  結束了每月兩次的牽星練習後,徐福回到了青島港,次日,黑夫巡視至此,讓徐福帶他去看看,那些被“招安”後,擅長“祠竈緻物”的方術士鼓搗的秘密項目進行得如何了。

  “郡守,那所謂的司南,根本無法指南。”

  一進門,徐福就告訴了黑夫這個壞消息。

  沒錯,這個秘密項目,便是制出一種在多雲陰雨天裡,也能測出南北方位的器具。

  這時代,磁鐵已為人所知,《呂氏春秋》有言,慈招鐵,或引之也。六國故地還有傳說,說秦始皇在鹹陽宮有一座磁鐵修成的大門,但凡持兵刃路過的,都會被吸附到上面……

  這當然是胡扯,秦地的劍,以銅居多,造個磁鐵門也沒大用啊。

  不過,方術士倒是對這種好玩的東西很感興趣,是用來裝神弄鬼的必備之物,隔空取物之類的,這幫家夥沒少玩。

  黑夫目的明确,他就想以磁鐵做指南針,不過,方術士們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有的人以為,應該做傳說中,黃帝用過的“指南車”,有人以為,應該用曾見于古書中,但現世已失傳的“司南”。

  黑夫思索之後,将方術士分為三組,七八人做指南針,其餘人做司南、指南車。

  一個公司下面,同一個項目,分幾個工作室良性競争,是不錯的法子,這群方術士未來還有大用,黑夫希望他們能自己有想法,而不是隻做應聲蟲。

  “那樣的話,我找不識字的匠人來,豈不是更方便?”

  即便是錯的,也可以去嘗試,誰知道一個失敗的項目,稍加改造,不能變成黑科技呢?

  不過結果證明,什麼司南、指南車,都是理想中的東西,那幾人花了數月時間,費了好多人力,将邯鄲郡武安縣磁山運來的磁鐵磨成勺,放在打磨光滑的銅鑒上,希望它的勺柄能夠指南。

  但尴尬的是,盯了半天,“司南”就是不動。

  也對,那微弱的磁力,遠不如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動得了才怪!

  司南項目組宣告失敗,而隔壁的“指南車”更慘,方術士們和工匠鼓搗了半天,就是做不出不管轉向何方,都能自動指南的神器,隻能尴尬作罷。

  最終,還是黑夫指定的“指南針”有了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