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8頁)

  這次南征,動靜很大,秦始皇一共派出了二十萬人,與第一次滅楚相仿,這已經給百越極大尊重了。

  但南方人煙稀少,道路難行,二十萬人擠在一起,都不用打仗,将當地草根樹皮啃完後,自己也餓死了,再加上百越各部居處分散,合兵并無用處。

  于是,主将屠睢将二十萬人分為五路:一軍塞镡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攻南海之濱,一軍出南野之界,一軍結馀幹之水……

  其中,長沙郡是主攻方向,镡城、九疑之軍,進攻忤逆秦朝的西瓯,也就是後世的廣西,此為西路。

  還有一軍出陽山關,直插南海,試圖将南越一分為二!而從豫章南野縣南下的一軍,則要與陽山軍彙合,一同掃蕩百越裡人口最衆的南越諸部。這兩軍,算作中路。

  最後一路,則是在餘幹縣集結,向東繞過武夷山,進取東瓯。想要同從會稽出發的舟師,在閩海邊相會,再合擊閩越,此為東路……

  南征戰線長達數千裡,這東西中三路名義上統屬于屠睢,可實際上,卻是兄弟上山,各自努力。

  西路由屠睢本人親自率領,那邊與南郡鄉黨相關的人,隻有趙佗,他本是屠睢舊部,但後來卻與黑夫走得很近,或許是這點遭到屠睢嫌棄,此子近幾年混的不溫不火。

  東路軍,由豫章郡尉殷通統帥,直接調用了許多豫章兵民,駐紮在餘幹,那裡是幹越人的地盤,與其他越人不同,文明程度較高,早早投靠了秦朝。

  縣令吳芮還是黑夫、趙佗的拜把子兄弟,當時黑夫職位不高,吳芮還沒太大感覺。可現如今,隻要他一提黑夫之名,那些從中原來的,鼻孔朝天看不起“蠻越”的官吏,都要立刻肅穆起來。

  吳芮從這種關系裡撈了很多好處,雖是幹越酋長,但幫秦吏捉捕起其他部落的越奴,卻一點不含糊。

  再加上,殷通很倚重黑夫的舊部,所以據利鹹所知,吳芮在殷通手下,還混得不錯,幹越與東瓯往來密切,有他為向導,東路軍進展也比較順利。

  但途徑南野縣的中路軍就不一樣了,那位賈将軍,手下有大把的親信宿将。奉命聽其調遣的廬陵縣尉東門豹、南野縣尉小陶,如今根本說不上話。東門豹想要争取前鋒之職,卻被安排押送後軍,小陶也隻能負責後勤。

  派系之争,哪朝哪代都有,也無可厚非,誰會放着自己嫡系不用,去信賴外人呢……

  但眼看那賈将軍一意孤行,大軍深入嶺南後,竟貿然樹敵,對本可以争取的梅部開戰,小陶急得給利鹹寫信。說這和黑夫密信裡“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作戰方略,完全不同……

  了解了小陶的處境後,利鹹大搖其頭,對季嬰道:“去年吾等就曾商議,南征最合适的人選,莫過于亭長,可小陶呢?一味認為百越不好打,可實際上,這本就不是好不好打的問題,皇帝決定之事不會改變,若不是亭長為帥,就得換成其他人。”

  他一攤手:“這下好了,屠睢為帥,除了東路軍的殷郡尉是自己人,其餘偏師副将也皆是外人。昔日在亭長麾下,威震南疆的安陸子弟,如今隻能看看辎重,吃着灰土,看别人立功。”

  季嬰有些着急,這麼多年下來,他們這群袍澤,早已成了一個利益攸關的整體,有功一起立,有錢一起賺,有糖一起吃,是他們私底下的約定。

  眼下仗是打起來了,東門豹、小陶等兄弟卻被邊緣化,根本撈不到好處啊!

  “如今吾等就像是小婢養的兒子,不受待見。”

  他爆了句粗話,又試探地說道:

  “你看,是否要問問亭長……”

  “休要事事皆煩亭長!”

  利鹹卻臉色一闆道:“亭長如今不僅是膠東郡守,亦是北征監軍。我近來聽聞,公子扶蘇未能剿滅賊寇,大軍久駐海東,那邊也有一堆爛攤子等亭長收拾,他就算有精力為吾等排憂解難,職權所限,又豈能管到南方來?”

  “那該怎麼辦。”

  季嬰翻了翻白眼,如今這情形,他們這群豫章地頭蛇,反而受制于人,心裡未免不痛快。

  “急什麼!”

  利鹹冷笑:“既然諸将輕視百越,以為能摧枯拉朽,又慢待南郡舊部,不用小陶之策,那吾等也隻好不言不語了!少了吾等相助,此戰,當真會處處順利?眼下隆冬時節尚好,等開春入夏後,這群不知深淺的北人,就知道嶺南的可怖之處了!”

第0608章

家園

  闆達古,意為稻田之邑,這裡是西瓯最大的聚落,數千人生活在此。這裡也有最大的祭祖之地,每逢始祖公布洛陀的誕辰之日,方圓數百裡内的瓯越人都會聚集于此,敲響刻繪蛙紋的銅鼓,歡慶這一節日,喝着稻米酒,一連跳上三天三夜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