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8頁)

  翻譯成夏言,便是:

  “左骨為侬,侬者,我也。”

  “右骨為人,人者,所占之事也。”

  這便是越人的雞蔔儀式,至于所問之事,有很多。

  “水牛部能擋住郁水上遊秦軍,不讓他們來此麼?”

  “馬蜂部遲遲不來,他們會不會試圖劫掠吾等空虛的後方?”

  “家裡的谷子收完了麼?”

  最重要的是:“此戰,羊、蛟兩部能不能全身而退?秦人會在南越待多久?”

  中原有句話:事有不決乃蔔。對越人而言也一樣,眼看聚集在四會的秦軍越來越多,對這場仗,他們還真沒什麼把握。

  戰而勝之?兩部君長不敢奢求,早在第一次戰争期間,他們就與秦軍正面碰撞過,結果死傷慘重,不得不逃入森林和海島,最後秦人在熱帶疾病和缺糧的折磨下撤退,兩部這才能奪回領地。

  那是從那時候起,兩部開始放下仇怨,相互嫁女結親,因為他們知道,那些秦人,遲早還會回來!

  當晚稻成熟之際,戰争再次爆發時,兩部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他們召集了所有青壯,乘着蛟部雕刻成鳄魚形的龍舟,趕赴郁水分叉口,阻止秦人順流而下。

  與從同時,又讓老弱婦孺抓緊割稻,等稻谷收完,越人就會撤回去,帶上家人,藏入森林、海島,和秦軍再玩一次捉迷藏。

  計劃看上去很不錯,但羊部首領咩須,蛟部君長高竜總覺得心神不甯,于是便有了這場占蔔。

  兩人說出了所禱之事後,大巫開始細細觀察兩根雞腿骨側部所有細竅,用長寸餘的細竹梃插進去,再根據其斜直正偏而定吉兇。據說此法有一十八種變化,大抵直而正或附骨者為吉,曲而斜或遠骨者為兇。

  大巫擺弄了半天,指着每一個孔竅,解答了他們的疑惑。

  “水牛部骁勇善戰,一定能擋住桂林秦軍。”

  “馬蜂部遲遲未來,或因争奪族長之位,鬧了内讧。”

  “谷子能夠豐收,家裡的小羊可以順利下崽。”

  “秦人船少,無法下水擊敗越人,我們能夠順利逃走,等過上一年再回來,秦人已經病怏怏的,可以殺死投到河裡喂鳄魚了。”

  所有的疑問都是吉兆,咩須和高竜略為放心。

  但這份安心,也隻持續到了次日清晨,就被溯流而上秦軍巨艦擊得粉碎!

  南越四部,人口共三十餘萬,其中以羊、蛟最為強盛,這次各出動了青壯萬餘人來,他們的船隻近千,擠滿了郁水河道,而秦軍在湟溪關建造的船,不到百艘,多半還是糧船,故隻敢縮在新修建四會水寨内,不敢冒頭。

  而桂林的趙佗部雖然船隻更衆,但被西江的水牛部極力阻撓,無法來此彙合。

  可咩須和高竜萬萬沒想到,敵人的舟師居然能從海上,從會稽,不遠萬裡地繞過來,忽然出現在他們後方,并堵死了郁水的三條分汊河道!

  而四會營寨的秦軍,也傾巢而出,在岸上列陣以待,這下子,越人不管在水裡還是岸上,都無路可退!

  咩須和高竜顧不上找那算錯吉兇的老越巫算賬,因為秦軍的龐大樓船,已在槳葉的推動下,同山一般朝他們壓來!

  四會營寨處,因為隸屬于辎重部隊,沒得到出戰機會的韓信,站在哨塔上,目不轉睛看着這壯觀的一幕,這是他目睹的第一次萬人以上大會戰,雖然看上去,結局已然注定。

  “凡料敵,有不蔔而與之戰者八,說得真是沒錯,昌南侯能知己知彼,故此戰……”

  他望着在秦軍包圍下,慌作一團,炸鍋似的四散突圍,卻被樓船木牆及秦軍弩盾擋回來的越人,笑道:“易如甕中捉鼈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