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7頁)

  至此,秦始皇也終于打開天窗說亮話了,他喟然長歎道:

  “丞相,朕未嘗病如此,悲呼,朕年十四而立,至今踐位三十七年,本想尋西王母邦,求仙藥得長生,然今病笃,幾死矣……天命不可變欤?”

  這是近三年來,秦始皇頭一次在旁人面前提及“死”這個字,李斯頓時緊張起來,這莫非意味着,固執的皇帝陛下,也接受自己壽命将盡的事實了?

  卻聽秦始皇道:“朕聽聞,夏禹在位不過十年,商湯、周武不過數年,與之相比,朕帝王之壽足矣,無法萬壽也就罷了,但大秦……”

  他原本有些離散的目光,再度堅定起來:“秦之社稷,必傳萬世!”

  李斯連忙應諾:“有陛下所奠之基業,大秦必将萬世永存!”

  秦始皇聲音又緩了下來:“奈何,朕未立後,無嫡子,而長子扶蘇又叛朕出奔,二子高不孝,已貶為庶民,在雍地為農。剩餘十六子,都才剛至壯年,難免孤弱,丞相以為,當以誰為嗣君?且為朕議所立!”

  “陛下!”

  李斯連忙推辭道:“關乎社稷江山,當由陛下一言決之,此非人臣所當議也,斯謹奉主之诏,聽天之命,不敢妄言!”

  “噢?”

  秦始皇笑了:“奉主之诏,聽天之命?若如此,朕之第三子,公子将闾,剩餘諸子中,其年最長,為人仁孝,阙廷之禮,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未嘗敢失辭也。”

  “卿以為,将闾,可繼承大業否?”

  李斯聞言,心中不由大駭:

  “陛下,這是在故意試探我啊!”

  ……

  PS:本章參考《趙正書》。另外西陵是武漢市黃陂區,手滑打錯了。

第0733章

頂峰之上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禦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掃六合,一天下,廢封建,立郡縣,大治濯俗,九州承風,皆遵度軌,和安敦勉,後敬奉法,常治無極,輿舟不傾。然亦夙夜兢兢,念秦萬裡山河、二十六世宗廟付托至重。”

  “朕之十八子胡亥,使學以法事數年矣,未嘗見過失。慈仁笃厚,輕财重士,辯於心而诎於口,通法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于三十七年二月初七,授胡亥以冊寶,立為太子,以代朕撫軍,以重萬世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左丞相李斯一道诏令讀罷,而秦始皇帝拖着虛弱的身體,強起為胡亥完成“冊太子”的儀式後,趙高松了口氣。

  “事定矣……”

  作為胡亥的老師,中車府令趙高無疑是群臣中最大的赢家,他暗暗竊喜。

  李斯也悄悄擦了擦冷汗,固執的皇帝陛下終究意識到,自己即将故去,總算立了太子,秦朝将相群臣懸了十幾年的心,終于放下來了。

  其實,李斯很清楚,從扶蘇出逃,公子高懼拒皇帝之意後,秦始皇可能傳位的子嗣,就隻有胡亥一個合适的人選了——立長、立賢均不可後,君主往往會不可避免地偏向立愛,還常常騙自己說,“愛子亦是最賢,最類我之人”。

  但秦始皇卻隻是讓胡亥随駕出巡,卻不直接立他為嗣,除了皇帝依然心存僥幸,希望能改變命勢外。也是為了拉開時間,讓扶蘇出奔的影響漸漸消失,不要搞得像皇帝為了廢長立幼,而逼得長子出逃似的……

  而且,從秦始皇昨日的召見裡,李斯也發覺了皇帝的憂心。

  老皇将崩,新皇繼位已是必然,但秦始皇卻哀憐其孤弱,恐不勝大臣之紛争,從而出現韓非子警告過的“奸劫弑臣”現象,新主被強勢的大臣架空!失了權柄!

  胡亥雖然娴熟于法令,熟讀韓非之學,為人也不聖母慈悲,甚至還有一絲狠辣,但他太年輕了,才21歲,其手段,真的能駕馭住滿朝人精麼?

  比如說……左丞相李斯。

  所以昨日秦始皇故意提了公子将闾,來試探李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