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7頁)

  韓信一邊說着,一邊朝旁邊的蕭何作揖:“當然,韓信能有今日,多虧蕭都尉相攜!若非當日蕭君帶我離開淮陰,我隻怕已是淮水邊一餓殍!”

  “但也多虧了尉将軍不拘一格,用人不疑!”

  可不是敢用嘛,蕭何最初向黑夫推薦韓信時,雖知此子才幹不凡,也希望他能得到重用,成為自己的奧援,但也沒料到,韓信竟得到黑夫賞識到這種地步。

  怎麼形容韓信飙升之快呢?某個開挂的黑臉漢子從黔首士伍至别部司馬,也花了足足四年,韓信卻隻隔了兩年。

  十餘日前,黑夫派利倉帶回的命令裡,韓信更是被提拔至“都尉”,能與東門豹、小陶、共敖等最早追随黑夫的舊部平起平坐!

  韓信雖然名不顯于朝堂,在南征軍裡卻挺出名的,他的獻策與黑夫的“堡壘戰術”不謀而合,更上“故技重施”之計,引誘越人決戰,讓南征軍迅速解決了瓯駱兩部,掃清百越。

  以上種種功勳,韓信雖然爵位才至公大夫,但被破格提拔為“假都尉”也是可以的。

  黑夫不是跟韓信苦口婆心地說過麼?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然而,黑夫這次卻忘了自己說過的話,直接扔了個真都尉的頭銜過來!

  更讓所有人愕然的是,在最新的命令裡,黑夫竟讓韓信作為此戰的主指揮官!

  早上,令旗握到手中那一刻,韓信感到沉甸甸的。

  他做小兵軍吏時,曾無數次扼腕歎息:“若我為司馬、我為都尉……”

  他覺得,自己肯定比那些平庸的司馬、都尉做得好。順便試一試自己的器量,試一試,韓信究竟能将多少人馬!

  是三千,還是一萬,甚至是十萬?

  但真正得此重任時,卻又有些虛幻,當時腦海裡隻剩下黑夫的那句話。

  “不想當将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本侯相信,假以時日,你,亦當為大将軍!”

  而黑夫讓利倉交給韓信的信中,沒有遠程指揮他如何排兵布陣,隻輕描淡寫了幾字:

  “已殺越人之雞,可屠李由之牛乎?”

  韓信深受震動,當時就暗道:“将軍授我都尉印,予我萬人之衆,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韓信必不負将軍信任!”

  于是他欣然給黑夫回信:“韓信之技,屠龍亦可,何況區區一牛?”

  眼下大戰在即,韓信已做好了準備,肅然道:

  “蕭君,不管如何,吾等已在同一艘船上了,這艘船名為南征軍,船覆,則人亡。”

  蕭何也明白這道理:“這條船會不會中流崩毀,就看此戰了,我隻管後勤,南方本就貧瘠少人,大軍糧食吃緊,更不知尉将軍起兵雲夢進展如何,若欲援助之,隻能速戰速決,不可久持,韓信,你想要如何打?”

  韓信昨夜就觀察過地形水文,胸中早有謀劃,他在岸邊踱步道:

  “尉缭子言曾言:有提十萬之衆,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衆,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衆,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阖闾,興吳霸業,故世人稱之為吳孫子,或武子。”

  “兵家之學有許多,唯《吳孫子兵法》十三篇,皆精妙也,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這時候,侃侃而談的韓信卻停下了腳步,笑道:“然而,以韓信看來,孫武亦非完人,他的兵法,還是少了一篇!”

  “少了哪一篇?”蕭何問,他最厲害的地方是随時能調整自己的位置,韓信微末時對他關切如長輩,如今二人關系幾乎平起平坐,又能予之敬意,讓對方感到舒服。

  韓信指着腳邊,磅礴流淌的湘江,擲地有聲!

  “《水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