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攻篇》!”
第0747章
熒惑高
“叛軍察覺我軍真正動向,已離開槠亭營,向西移師四十裡至興樂水?”
得知此消息時,李由是有些吃驚的。
過去幾年,李由雖被昔日部下黑夫搶了風頭,并無善戰之名,但也是經曆了二十年戰陣的老軍吏了,且在長沙任郡守長達六年,熟知本郡水文地貌。
他很清楚,湘江枯水期的時間是夏曆9月初至次年2月底,如今正值枯水,整個春天就下了三場雨,湘水水位降低,流量減少,河流變得瘦小,河床大面積裸露,一旦風起,便是黃沙彌漫,全然沒有豐水季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盛景。
但即便如此,湘水中央依然深不見底,且水流滂湃,若無船隻根本無法渡過,更别說跨越擊敵了——不等泅渡,渡河之人就要被水流沖走泰半。
故而,這裡顯然不是李由期望的戰場。
兵者詭道也,李由也耍了個小招數,那便是大張旗鼓,帶着三千長沙郡兵走位于湘江東岸,長沙到槠亭營的大道,還連續派出兩名使者過去招降。
這就更讓人相信,正面壓過來,與叛軍隔着湘江對峙的,确是主力……
當三千疑兵在湘水拐彎處北岸大修營壘,多增爐竈之際,李由卻悄然離開,乘船渡過湘水,與走西岸小道過來的真正主力彙合!
通過疑兵吸引叛軍注意力,卻帶着主力從側翼突然發動進攻,畢其功于一役,這就是李由的打算!
豈料,對面的“無名小卒”卻發現了他的把戲,早早移師至興樂水,等待李由到來。
看到對岸的敵影,李由有些不快:
“能察覺吾之計謀,要麼是斥候放得極遠,看見我軍到來,要麼是長沙郡内,有人給叛軍通風報信!”
李由回過頭,目光落在臨湘跟來的幾個軍官身上。
黑夫對長沙郡的滲透是驚人的,除了勒令過路軍隊,不準拿長沙百姓一針一線,培訓鈴醫,深入各縣為人診治疾病,散發《常識》收買人心外,他還安排大量長沙郡籍貫的傷殘兵卒複原,奔馬,直撲半渡的李由軍踐踏而去!
第0748章
灌水
興樂水之戰後三日,當韓信帶着新勝後,士氣高昂的一萬大軍抵達臨湘城南時,已帶着先頭車騎部隊追擊李由至此的利倉親自出營。
作為黑黨舊部二代裡的佼佼者,利倉一改先前對黑夫任命韓信為臨敵指揮時的不解,笑臉相迎。
“韓都尉,利倉算是服了。”
原來,那一日,韓信在覺察李由疑兵之計後,便先移營至興樂水東岸,占據地利,提前選擇了戰場。
蕭何在長沙兩年,早已将本郡圖籍地勢道路都爛熟于心,他說,興樂水與湘江彙流處上遊數十裡,并立着兩座小山嶺,形成峽谷,河流經這裡陡然變窄,形成一個寬僅十餘丈的咽喉地帶,最适建壩壅水。
于是,韓信便請小陶帶人用南海郡治理珠江大潮的法子,在囊中裝沙土,壅于興樂水上流,使水積于峽中。随即在李由軍初至,來不及深入上遊十餘裡外勘查時,引軍半渡,又詳裝不勝,敗走東岸,誘使李由派出泰半軍隊追擊。
而就在這時,又釋放軍中溝通消息的神器“熒惑燈”,當一串明燈升上天空時,小陶便按照約定,決開雍塞了沙囊,在峽谷裡蓄滿河水的堤壩。
一時間洪水大至,李由軍遂被攔腰截斷,上千人卷入水中,西岸的李由本部不得渡河,東岸的數千人則遭到三倍于己的人圍攻,陣腳大亂,大部被趕入水中,死傷慘重。
李由見敗局已定,隻得帶着殘餘五千人向北撤離。
韓信也不急着追,隻讓利倉帶着車騎緊要不放,加大敵人傷亡流失。自己則待其遠走後,以竹筏渡過湘水,将李由留在東邊的疑兵一圍,那三千長沙郡兵都是本地人,本就不想和南征軍開戰,聽聞李由敗,遂降。
最後,由小陶收拾戰場,同時看管數千俘虜,韓信則與蕭何向北進發,趕在二月份的最後一天,抵達臨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