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7頁)

  有個被割了鼻子的刑徒甕聲甕氣地說:“還是英王好!”

  刑徒們口氣倒是很大,但英布卻制止了他們。

  “我肯定是要做王的,但不是現在,一來我身份太卑賤,在楚地,隻尊宗族之望,昭景屈第一個不會認我,天下人反會笑話于我!”

  “二來,吾等不過擁兵千人,占了一個小縣,豈敢貿然稱王?定會招來秦人清剿。”

  身為逃亡的刑徒,反是死罪,不反亦是死罪,但拿下六縣後,刑徒輕俠們還是有些不安——他們的勢力太小了。

  于是便有人建議道:“既然兄長不稱王,吾等不如去西邊投奔武忠侯罷,他在武昌首義,跟秦軍打了好幾仗,聽說手下已有十幾萬人,還派了一支兵,在圍攻衡山郡的邾城,從六縣過去,不過十餘日。”

  “然也,去了之後,武忠侯至少要封兄長做一個司馬!”

  “司馬哪夠,至少是都尉!”

  刑徒們鬧哄哄的,十分樂觀,英布卻将劍重重往地上一擲,打斷了他們的議論。

  英布冷笑道:“都尉?司馬?呵,吾等若真去投了武忠侯,換來的,恐怕是斧質之刑,身首異處吧?”

  所有人都安靜了,有人不解:“吾等不都也和官府作對麼?”

  英布道:“我聽人說,武忠侯打的旗号,是為秦始皇帝報仇,要清算所謂的奸臣逆子,卻隻字不提造反。他雖與秦軍作戰,但每到一處,也隻是處死個把民怨大的酷吏,其餘官員一律留任。”

  “依我看,南征軍和朝廷之間,是狗咬狗,都不是好東西!”

  “武忠侯仍自命為秦吏,吾等卻是楚人,是逃亡的刑徒,還殺了全六縣的秦人,按照律令,個個都是殺人犯,狸奴與老鼠,能走到一條道上麼?去投奔武忠侯,豈不是自尋死路!”

  英布又摸了摸自己臉上的墨字,他可是吃過虧,受過苦的,對于揮舞着鞭子和刑具虐待自己的秦吏,絕無半分信任和好感!

  “那怎麼辦?”

  刑徒們面面相觑,在打下六縣,好吃好喝幾天後,他們已迷失了未來的方向。

  “去壽春(安徽淮南市)!”

  英布下定了決心,起身道:“在六縣以東的廬邑(安徽合肥),巢湖裡有一支打着項燕将軍旗号的義軍,數年來屢敗郡兵,如今也舉旗反秦了。為首者便是項燕将軍的嫡孫,那位力能扛鼎的項籍!”

  “不像武忠侯那邊要反不反,暧昧不明,項籍可是堂堂正正,打出了複大楚,誅暴秦的旗号!”

  “從廬邑過來的輕俠說,項籍已彙集了三千之衆,更号召楚地豪傑都去壽春彙合,乘九江郡尉不在,奪取此城,還于故都,複興大楚!”

  說罷,英布掃視衆人:“這是幹大事,得大名的好機會,我想去投項籍,二三子去麼?”

  刑徒的聲音響徹六縣公堂:“同去,同去!”

第0772章

招魂

  四月十八,九江郡首府壽春城,“叛賊”們點起火把蔓延了整個壽春城南郊,竟使得夜空黑裡透紅,火光騰騰。

  還不是因為南征軍叛亂,九江郡奉命協助馮毋擇平叛,導緻郡内空虛,卻不想“始皇帝死”的消息傳來後,壽春周邊的幾個縣就接二連三爆發了叛亂。

  如今一個月過去,叛賊們已然成了氣候,開始聚攏在一起,謀奪壽春了。

  城内因九江郡郡守及大半郡兵不在,隻能由守、尉帶着秦吏們緊張兮兮地備戰。

  而城外氣氛卻十分輕松,簡陋得可以稱之為窩棚的臨時營地内,一場楚人喜歡的角抵正在進行,圍觀者甚衆,歡呼聲不絕于耳。

  他們的叫嚷是如此之大,每喊一下,都讓城頭稀稀疏疏的郡卒手發顫,武器幾乎都快拿不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