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5頁)

  首先是沛縣另一位大俠王陵,他曾是沛公之位的有力競争者,卻沒争過呂澤,王陵心高氣傲,一怒之下,帶走了一半的人,去南邊奪取了留縣,自稱留公,同樣歸順了項氏扶持的“楚國”,也不搭理呂澤。

  而在西邊,豐邑鄉豪雍齒也不服呂澤,他與大野澤巨盜彭越是舊識,眼下彭越起兵,奪取了薛郡,正進攻濟北,還擁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故雍齒不欲從楚,而接受了“齊國”的号令……

  天下已亂,但凡是舉事的豪傑,誰沒有一點私心的野心,都想要在守住家鄉的同時,擴張自己的地盤,甚至稱王稱霸。

  呂澤也不例外,當然,他嘴上說隻想保全沛縣,因手下并無智謀之士,遂向張良請教。

  張良道:“項少将軍嫉惡如仇,景駒僭楚王号,少将軍親自擊滅之,沛縣距離彭城如此之近,沛公還是謹遵楚國号令為妙。”

  “不過,眼下少将軍圍攻淮陽,一旦奪取陳地,或将回攻魏地,沛公不如偃兵息民,到九月時,若聞楚軍擊魏,可南下進攻下邑,必立大功!”

  他又問:“此外,我聽聞,秦武忠侯麾下蕭何、曹參乃沛人,不知其家眷宗族如何了?”

  張良聽說,沛縣人蕭何是黑夫極為器重的肱股之臣,曹參更在琅琊阻攔龍且,據說十分骁勇,若這兩人家眷在義軍手裡,或可威脅他們,棄暗投明……

  但呂澤卻歎息道:“當時抓捕不及,這兩人的家眷族人,都跑了。”

  張良聽罷,并未再追問,他知道,這是謊話。

  蕭曹二人的族人肯定都好好呆在沛縣,甚至被呂澤保護了起來。天下方亂,誰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尤未可知,作為區區沛公,呂澤是将蕭曹二人的宗族當做籌碼,想給自己多留條後路啊……

  既然如此,那就沒有深聊下去的必要了,張良借口自己要速去淮陽,向呂澤告辭。

  呂澤再三挽留,但有不敢強扣張良,畢竟他已是能和項籍說上話的“大人物”。

  隻是送出沛縣時,卻說起一事來。

  “我聽說,子房先生曾去過海東,在滄海君處避禍三年?”

  “是去過。”張良颔首:“這時節的海東,已有些冷了。”

  呂澤不由歎息:“是啊,不瞞子房先生,我妹婿和妹妹,此刻正在海東!”

  “哦?不知沛公的妹婿如何稱呼?”

  “劉季,豐邑劉季。”

  呂澤說起這厮就來氣,氣父親呂太公沒眼色,亂點什麼命譜,結果找了這麼一門破婚事。那劉季老兒,新婚當夜就跑了,害得自家妹子守了幾年活寡,最後還抱着孩子,去那蠻荒之地找他。

  呂澤發誓,若劉季敢回沛縣來,自己非要打斷他一條狗腿!

  “劉季?”

  張良想了想,搖了搖頭:“可惜了,不認識!”

  ……

  沛縣發生的事注定是一個小插曲,張良告辭了呂澤後,又在戰火連天的淮北馳騁數日,趕在八月最後一天,抵達了剛被楚軍攻破的淮陽城……

  再入此城,張良感慨萬千。

  他年少時,曾與弟弟一起,被父親送到這,從大儒學禮,雖然他年長後,興趣開始向黃老和兵家權謀術轉變,但那依然是他最懷念的一段經曆。

  那時候,兄弟二人負手遊巷,酒旗随風而飄,聽着蟬鳴,悠然自得,何其快活。

  隻可惜,那之後二十年,他的生活也像這座城一樣,經曆了許多次反複……

  張良不得不承認,收複這座城,的确對反秦義軍士氣鼓舞巨大。

  這座城的黔首百姓,曾受到昌平君呼籲,坦右驅逐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