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一驚,卻聽黑夫嗟歎道:
“馮氏一門皆愚忠之人,馮劫雖是庸将,但卻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沒有投降,江州城破時,他力戰不屈,見勢不可逆,遂自刎于江邊,首級都已用石灰腌過,秘密送到江陵來了……”
“那為何……”
韓信恍然大悟:“君侯故意将馮劫說成投降!”
“沒錯,此時此刻,這件事,連同陸賈僞造的馮劫投誠檄文,已從巴蜀傳到鹹陽,必将在僞帝朝廷上,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黑夫笑道:“王贲的确是銅牆鐵壁,我承認,但别忘了……”
“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内部攻破的!”
第0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
十二月初,鹹陽城已十分陰寒,遠方的戰争似未影響這裡,宮室中依然笙歌陣陣,歌舞升平。
隻是丞相官署中,兩位先皇親自任命的宰輔大臣相對而坐,憂心忡忡。
馮去疾才剛剛攜帶韓、魏兩僞王之頭顱回到鹹陽,卻未能親自見到二世,據說皇帝将兩個頭顱喂了飼養的虎豹,又讓郎中令趙高傳話道:
“逆賊黑夫狗頭何時送來?”
二世惱怒于黑夫都打到漢中了,王、馮卻毫無戰果,遂不見馮去疾,馮去疾隻好轉而來找李斯,想請他代為轉呈奏疏……
“棄燕趙魏齊楚之壤,隻守昭襄王時秦之故地?”
右丞相李斯看完奏疏後擡起頭:“馮君,這便是你的建策?”
左丞相馮去疾道:“通古啊,我在宛城為督軍,負責轉運後方糧秣、兵卒,通武侯赴江漢力敵黑夫,而山東乘機變亂,六國遺士相立,叛秦,自置為侯王者不知凡幾,大梁以東幾已喪盡,河北也一片亂象,黑逆更乘機派兵襲擊颍川,燒我糧秣。”
“但即便如此,因為是通武侯掌兵,故軍中将卒信心滿滿,在丹水大敗韓信,連斬韓魏兩僞王後,不少人更持速勝論:通武侯很快就能掃平黑逆,再滅六國。”
“可回鹹陽的路上,我卻聽說了不少無知黔首的看法,他們見關東今日失一郡,明日又失一郡,竟以為大秦即将敗亡。”
李斯歎息,是這樣沒錯,因為違背了剛繼位時的諾言,賦斂愈重、戍徭無已,官府現在很不得人心,民間對這場戰争持悲觀态度,于是二世皇帝嚴禁任何人談論戰事,違者以诽謗罪論處,法令誅罰日益刻深……
但黔首們嘴巴是閉上了,但心裡卻越發覺得,前線怕是又敗了。
馮去疾道:“但依我看,如今之勢,秦既不能速勝,也不會淪亡,而要進入一場持久之戰了,總而言之,秦已攻之不足,但守則有餘。”
“先前之所以一直失地,是因為秦軍分散在各郡,守土有責,反而自困于府邑,面對群盜舉事,難相自救。與其讓郡縣陷入群盜包圍各個擊破,不若放棄難以守備之地,讓郡兵退到太行、成臯以西。”
“以河北之卒守井陉,中原之卒守成臯,河北、中原局勢稍緩。通武侯便可集中兵力,将黑逆阻于南陽、漢中,甚至能恢複巴蜀,之後再塞險要之地,據西土以自守,如此,則可保社稷安穩。”
李斯沉吟後打破:“這是你的提議,還是通武侯的提議?”
馮去疾道:“雖并無通武侯署名,他也未曾吐露,但觀其布置,早在這樣打算了。”
“依我看,關中巴蜀富庶而南方貧窮,北方戶口衆多而南方地廣人稀,隻要拖下去,内修政而外連橫,離間複辟的六國,則大秦必能再度一統!”
李斯颔首:“你這是老成謀國之言,經過秋天的大戰,經過巴蜀之叛,明眼人都清楚,想要短時間内平定叛亂,是不可能了,隻是……”
他将奏疏合上,語重心長地說道:“這話吾等私下說說尚可,但絕不能寫成文書奉于陛下,身為朝廷大員公然主張棄土,恐怕是會被禦史們抨擊成‘譽敵以恐衆’,甚至被認為是通敵啊!”
“你看王贲就聰明,他隻做,不說。”
馮去疾笑道:“但總得有人說實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