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10頁)

  黑夫負手道:“既如此,叔孫通,那你,便暫且留下來罷。”

  叔孫通大喜過望,再拜道:“多謝君侯!”

  黑夫讓他起來:“我且問你,按照儒家的禮儀,你這瑚琏之器,能用在葬禮上麼?”

  叔孫通不假思索:“君侯說能,那就能!”

  這是标準答案,黑夫哈哈大笑:“大善,我正好要為三人舉辦葬禮,這一切禮儀,就由你來主持了!”

  “儒者最擅長的,便是殡葬之儀了,交給小人,保管萬無一失。”

  叔孫通複問道:“敢問君侯,是何人下葬?當以何禮葬之?”

  黑夫道:“公子之禮,君侯之禮,上卿之禮。”

  叔孫通一愣:“那三人是……”

  黑夫道:“他們是秦始皇次子公子高。”

  “是武信侯馮毋擇。”

  “還有一個……”

  黑夫笑道:“我的舊日同僚,在江州縣,不降而死,卻被鹹陽奸臣逆子,冤枉污蔑的馮劫兄弟!”

  老黑痛心疾首:“滿門誅滅,真是天下奇冤啊!我要為他,為馮氏,平冤昭雪!”

第0845章

遺臭萬年

  秦始皇三十八年二月初十,江漢大地上正值春耕,武忠侯下令将軍中馱馬借與百姓耕作,不管軍屯民田,生産都不能落下。

  而巍峨的萬山頂上,一場葬禮,正在舉行。

  不過奉命随黑夫參加葬禮的幾名軍吏臣僚,臉上卻并無絲毫悲傷之色,說笑的說笑,私語的私語,打哈欠的打哈欠,黑夫也不管他們,隻讓叔孫通遵照禮儀,按部就班地來。

  因為今日下葬的不是黑夫麾下的将尉士卒,反而是他們的敵人——三個月前,在江州縣自殺的馮劫!

  前日,黑夫讓人将藏在冰窖裡的馮劫頭顱取出來,正式向三軍将士宣布馮劫的死訊,并要為馮劫,以及去年在江陵戰死的馮毋擇,舉辦一場像模像樣的葬禮。

  不僅要設牲醴祭祀,還給馮劫刻沉香木為軀,将馮毋擇遺骸裝進最好的棺椁中,以君侯、上卿之禮,葬于襄陽城南的萬山上,挑了個風水寶地,面朝西北鹹陽方向。

  下葬當日,更令大小官員送殡,黑夫自拜祭……

  卻見老黑面容愁苦,踱步上前,捧起一撮土,輕輕撒在馮毋擇、馮劫叔侄墳頭,又單膝跪地,長拜道:

  “武信侯馮毋擇,本軍中長輩,驷車庶長馮劫,更乃黑夫之同僚也,我二人曾共逐匈奴于塞北,馳驷馬于大漠,雖無私交,卻曾一同為始皇帝之業抛頭顱,灑熱血。”

  “彼輩縱與我為敵,失于公義,然獨論人品私德,黑夫亦敬重之。”

  “馮氏為奸臣逆子所誤,助纣為虐,阻擋義兵,犯了彌天大錯。但于僞帝而言,卻不失為忠,未曾有負于胡亥!然竟遭族誅,宗族殘滅,名望受侮,天下人莫不為之惋惜,黑夫亦然!”

  他說到動情處,義憤填膺,渾然忘了最初是誰抹黑馮劫,說其“迷途知返,毅然投誠”的,還讓陸賈以馮劫的口吻寫了篇檄文回去罵胡亥呢。

  現在,這些統統成了朝中逆子奸臣為謀害忠臣,而編排的證據,案子是鹹陽審的,人是胡亥殺的,跟他黑夫有什麼關系?

  胡亥不是給馮氏定案為“謀逆”麼?一大罪狀便是馮劫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