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4頁)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進一步将敖倉建成了天下最大的糧食存儲基地,把山東各郡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輸到秦國本土。但因為敖倉以西的水路運輸不便,糧食就在敖倉集中,然後再經過陸路轉向各地。

  十年之積後,據說敖倉有糧食數百萬石!夠十萬大軍吃好幾年。

  眼下,敖倉成了秦南陽大軍的糧食供給地,每個月要運十多萬經魯陽關南下,一旦被楚軍拿下,不但可解六國少糧之急,也能讓王贲軍心大亂!

  張良道:“但我設想的,是楚軍在梁地休整,安排當地人春種平定後方,調集援兵。”

  “等王贲軍與南方黑夫鏖戰之際,再逼近京、索,杜成臯之敵,包圍荥陽。屆時,以楚魏趙韓四國合力,取敖倉,如探囊取物也。”

  可現在楚軍才拿下梁地,就急吼吼地去打敖倉,無疑是伸手去竈中取一個火炭啊!

  張良很清楚,為何楚軍會如此做。

  “王贲在讓三川、颍川秦軍故意示怯,蘇角龜縮于陽翟,好似畏項如虎,而三川軍也直接放棄了荥陽以東之地,敖倉遂門戶大開,這是故意放開一條路,誘惑六國去取啊……”

  張良笃定,敖倉是一個毒餌!也隻有通武侯,才敢用自己二十萬大軍的軍糧來做餌,想必是欲釣項籍這條大魚啊!

  經過激戰與長途跋涉,楚軍已臻于強弩之末的窘境,加上後續主力在梁楚,前線楚軍兵力過于單薄,反倒是秦軍,這月餘來,定已得關中補充。

  張良道:“果然,亞父範增不在的話,楚軍勇則可賈,然少謀略也,幸好項籍未曾親去敖倉。也罷,也罷……”

  他拍了拍公孫信:“路漫漫其修遠兮,軍争禍福勝負,實在難料,吾等,還是做好接應項聲敗軍的準備吧!”

  ……

  而另一邊,鄭昌依然對張良的告誡嗤之以鼻,他甚至輕蔑地對親信道:

  “若張良當真有謀,何必潛逃這麼多年一事無成,韓成用其策,不是也敗亡了麼?足見名不副實也。”

  “若韓信當真有勇,又豈會丢下韓成獨自逃匿?”

  “這二人,連小小韓國的事都辦不好,還敢對楚國的方略,指手畫腳?”

  話音未盡,卻有斥候匆匆趕來禀報,神色慌張。

  “鄭項聲都尉與魏師,在敖倉為秦車騎所擊,北,又為荥陽秦兵所圍!”

  ……

第0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

  三月初時,王贲病笃,足不能出宛城大本營,他僅能呆在帷幄之中,連巡視軍營,都得由屬下代勞。

  來自南方、北方的斥候信使出入幕府不止,而王贲往往會親自接見他們,關切千裡之外的戰況,每一日,老将軍醒來必問兩句話。

  “丹陽局勢如何了?”

  “敖倉可有消息了?”

  王贲很清楚,秦之社稷,已到了最危險的關頭,其命若線,懸于兩地勝負!

  先說南邊的丹陽(河南淅川),二月下旬時,前線将領回報,本在進攻漢中的叛軍東門豹部,開始放棄擊擾南鄭,轉而向東而來,以鄖關(湖北鄖縣)為基地,向丹陽地區發動猛攻!

  與此同時,正面的襄陽、樊城北伐軍七八萬人,也打着黑夫、韓信的旗号,開始向北壓進,欲奪穰縣(河南鄧縣)。

  “丹陽本為楚之右壤,皆廣谷大川,山林溪谷不食之地。然其地西控商、洛,南當荊、楚,山高水深,舟車辏泊,号為陸海,然自古圖武關者,必以此地為孔道矣!”

  當時王贲的幕僚們一緻認為,黑夫是想要乘馮去疾、公子高案對秦軍士氣大降之際,一舉攻取丹陽,打開武關,威脅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