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第9頁)

  在一般人眼裡,馬都長一個樣,但對于一輩子和馬打交道的中車府令,他會相馬,對馬匹的任何外部特征都了如指掌,就如人的面目不同一般,誰是張三,誰是李四,一目了然。

  這五個老夥計,他豈會不認得?

  這是趙高在禦苑中養了多年的馬匹,始皇帝金根車的六駿,每逢始皇帝出巡祭廟,作為禦者,趙高就在車邊呆着,撫摸着馬兒們的鬃,親衛為它們刮洗身子。

  後來它們老了,放回禦苑好生喂養,隻是後來病死了一匹,竟被黑夫帶了出來……

  此刻,它們似也認出了趙高,歡快地嘶鳴起來。

  “你将遭到秦律審判,先受宮、黥、劓、斬左右趾,拔舌之五刑。”

  黑夫在旁邊冷冷說道。

  與一般的具五刑不同,腐刑是黑夫要求加上去的。

  趙高好像還真不是太監。

  但沒關系,他死時,一定是以“閹人”身份死去的!

  “而後再五馬分屍,就用這五匹老馬罷。”

  黑夫走上前,輕輕撫摸着一匹青馬的鬃,言語溫和,好似在與一位老朋友作别:“你一手喂養它們長大,又作為禦者朝夕相處數載,若由着它們扯碎你的軀體,那場面,定會不錯。”

  趙高沒了牙,否則此刻定會牙齒戰栗。

  “最後,再菹汝骨肉于市,我想鹹陽之民,都很樂意看這一幕,甚至高呼着要來分一口肉。”

  黑夫的聲音在趙高耳邊回蕩,如同蜂鳴的喪鐘!

  “趙高,這就是你的下場,汝之惡名,将永遠被刻在史書上,從海東到西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遺臭萬年!”

第0921章

誅惡

  秦始皇三十八年,八月初,當陸賈從雍城抵達鹹陽時,整座城市正處于狂歡之中……

  距離武忠侯入鹹陽已過去一月,持續多日的軍管禁令終于結束,街頭恢複了往日的熙熙攘攘,百姓紛紛走出家門,個個臉上洋溢着笑容,見面就紛紛作揖,交相慶賀。

  慶賀的緣由有二,其一是,肆虐西河的六國群盜,終于被武忠侯驅逐。

  負責北伐軍輿論宣傳的叔孫通,将整場戰争的過程,都寫成通俗易懂的邸報,讓鹹陽的鬥食吏們,在每個裡闾張貼,宣讀:

  報中誇張地描述了群盜在西河地區的暴行,臨晉的殘忍屠殺,夏陽的死人塞河,商顔的野無遺孑,項籍、張耳等六國遺貴,強盜頭子仿若吃人禽獸,犯下了滔天罪行,讓秦人聽聞後,無不怒發沖冠。

  一百年來,隻有秦人吊打六國的份,秦始皇帝一統後,六國之人西來關中服役,秦人也大肆辱罵戲弄之,視之為遷虜,何時輪到他們如此嚣張?

  憤怒之餘,則是擔憂,始皇帝已經不在了,關中尚處于混亂,他們根本無法想象群盜進入比西河富庶十倍百倍的鹹陽城,會做出何種暴行來……

  于是,盡管對滿口南方口音的新秦人、北伐軍心懷疑慮,但當鹹陽人聽聞武忠侯親自将兵,要去光複西河,驅逐群盜時,還是發自内心地支持。

  兄弟阋于牆,外禦其侮,内戰勝負已分,接下來是該共同面對敵人了。

  那篇叔孫通改了又改的檄文,也被一遍遍宣揚,搞得人盡皆知,這檄文雖文采不怎麼樣,但勝在提氣,鹹陽人都為武忠侯豎起了大拇指。

  檄文才散播開不久,邸報上很快就充斥着一個個勝利的消息:

  “武忠侯渡過洛水,大軍旌旗所向,六國群盜無不披靡而逃。”

  “秦軍收複大荔,解救無數百姓,當地三老奉酒出迎,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