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5頁)

  他振振有詞:“師者,範也,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保者,輔弼帝王及王室子弟也,必社稷先有君王居位,方能有師有保,奉常此議,恐怕不妥。”

  陸賈卻笑了,光論禮儀,他不一定比世代學儒,乃孔門嫡系弟子的叔孫通娴熟。

  但陸賈高明的地方,一是他心懷更大的理想,二來,在于他更了解黑夫,洞悉了黑夫未曾明說,但一直在為人做事上,力行的事……

  這也是,他陸賈能位列九卿的原因!

  陸賈朝黑夫長拜,擲地有聲:“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三代禮俗各有不同,名稱職位多有偏差,亦有創舉,既然如此……”

  “太師,為何非得是君王一人之師?”

  “為何,不能是天下人之師!?”

  ……

第0923章

三座大山

  上任才第二天,奉常陸賈就打響了他苦心謀劃的“定禮”第一炮,要動用儒家之長,為黑夫這看上去不倫不類的攝政體制正名。

  而作為最受黑夫重視的經濟部門,治粟内史蕭何也有得忙。

  南方之勝,在蕭何意料之中,但他未曾想到,素來沒有軍功的自己,竟然會被黑夫定為“北伐文臣第一”,不但升爵至驷車庶長,更榮登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

  許多年前,蕭何曾被泗水郡監禦史評定為政績第一,欲,更令三百裡内宮觀複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不夠而具。

  一時間,關中宮室達數十座之多,先前讓垣雍等南郡鄉巴佬驚豔的宜春苑,不過是冰山一角,最大的阿房宮占地三十餘裡。各宮中有名分的嫔妃女子,或來自六國,或從民間新近選拔,達數千之多,奉養她們的宮人婢女,也達到了十數萬之衆!

  光這些龐大的人口,主子錦衣玉食,奴婢起碼也過着中人之家的生活,每年就需要多少衣帛?更别提修築宮室消耗的民力财政,一磚一瓦,皆民脂民膏。

  雖然這諸多嫔妃,秦始皇帝真睡過的,寥寥無幾,最後大多被胡亥殉了,隻餘諸多寺婢,仍在各宮之中。

  雖然那衆多宮室,有不少,秦始皇帝,連一天晚上都沒住過。

  但對皇帝來說,她們又是必要的,這代表了他的虛榮,他的富貴,他的權力!

  還有他的,面子!

  和後世的明朝不同,秦朝的皇室财政,不必養諸多子孫,隻需奉養一人,但光是這一人之雄心大欲,便足以壓得天下人趴到地上了。

  為了始皇帝陛下臉上有光,為了使蠻夷鄙民豔羨稱道,區區黔首庶民的裡子被刮空掏盡,不是理所應當麼?

  “真的應當麼?”張蒼卻搖了搖頭,這是他很久以前的疑惑,現在,終于解開了。

  “若為舉國之尊嚴,可也。”

  “若為一人之虛榮,不可!”

  始皇帝個人虛榮的組成部分,除了美輪美奂的宮室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奇觀建築,它們華而不實,如同雕刻在始皇帝顔面上的浮雕,十二金人好似貼上去的金箔。

  不過占财政支出最大頭的,還是戰争。

  “從三十年開始,始皇帝令少府之鹽、鐵、糖等業所得之稅,亦補入治粟内史,以增征戰之需。”

  始皇帝野心太大了,東南西北,十年内打了個遍,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帝國的疆域,的确是東有東海,西涉流沙,北過大夏,南盡北戶了。但财政卻越發困難。

  以往與六國戰争,占領的都是成熟的農業區,有着豐富的人口與耕地,在這些地區複制秦模式後,可以立刻征稅來擴充财政收入。

  但南越、匈奴、西域、海東,都是化外之地,征服之後,能用來納稅的人口與土地太少,彌補不了戰争支出。同時,長達數百裡甚至千裡的糧食轉運,幾十萬人嗷嗷待哺,在邊境的大規模基建,都成了财政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