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海岸風浪大,除了碣石外并無良港。”
陳平露出了笑,這是給船上三千餘“乘客”的解釋,被卸下兵刃,分散安置,又在颠簸的海上,他們難敵船員,翻不起大浪。
“向東,沿着海岸東行,送彼輩去遼東!”
沒錯,膠東現在困于齊楚之間,無法全力北上扼殺陳平心中的大患。
所以扶蘇能撷取名望。
扶蘇能赢得一場戰役。
扶蘇也能奪取一處郡縣。
“但你每赢得一處地方,勢必失去一處後方。”
陳平裹緊衣裳,搖搖晃晃,往船艙走去,眼下他親自來燕地一探究竟,是時候回到膠東,繼續謀劃布局,為最終的勝利做準備了。
“我要毀了遼東。”
陳平喃喃自語,封閉的艙室,将黑暗投到他的臉上,但旋即,一盞盞海豹油燈被點亮。
“這是為了将來,十倍于遼東的郡縣百姓,免受又一場戰火荼毒!”
因為。
陳平吹滅了艙中多餘的燈燭,隻剩下最明亮的一隻,他将其高高捧起,小心呵護,仿佛那就是天下唯一的希望。
“結束這亂世的人,一個就夠了!”
第0935章
夥頤
趙國内郡,邯鄲最富,恒山最窮。
但哪怕是恒山郡中,也有曲逆這種人口三萬戶的大縣,南北通衢,富誇燕趙,多虧了蒯徹的運作,使燕趙數十城一舉降趙,此城并未因戰争有太大影響。
當然,有富就有窮,最窮的番吾縣(河北平山縣)隻有五千戶,其地多為山丘,山上多有柏樹,所以後世會出現一個叫“西柏坡”的地名。太行餘脈在此舒展骨骼,哪怕是滹沱河兩岸的平地,也有些蹊跷的山包……
總之就是個沒什麼油水的縣,趙國時有過幾位小封君,根本就不想來這過日子,隻每年派人收租。後來李牧将軍又在此和秦軍打了一仗,讓趙國滅亡延緩數年,此外再無任何史書給過它筆墨,就算恒山郡本地的豪貴士大夫,也極少來此窮山惡水之地。
但近日,重新歸趙快大半年的番吾卻熱鬧非凡,秋風料峭中,還有一群人,在番吾縣一處山包下揮舞鋤頭,揮汗如雨。
帶頭的是個頭上戴冠的軍吏,他這邊在幹活,卻有兩個親衛在一旁捧着他卸下的精良甲胄,絲錦冠帶,有些不知所措,幾名本郡文士更在遠處納涼處竊竊私語,對這一幕有些好笑。
“貴為一郡都尉,怎能親自下地與庶人勞作呢?”
“聽說他本是陳地陽城人,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文士老看不起,恒山郡本地的輕俠庶人倒是對這位與士卒同甘共苦的都尉心生好感,喝水的間隙誇他道:
“陳郡尉刨得一手好地啊!”
“陳郡尉”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收買人心,博得底層士卒好感的機會,擦着額頭的汗,用帶着楚音的恒山方言笑道:
“我與汝等一樣,家中不富裕,少時嘗與人傭耕。”
他又開始講那個故事了。
“勞作之餘,就像現在,辍耕之壟上時,常摸着手上的繭子,空空的腹中,怅恨良久,于是我便對一起庸耕的同鄉說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