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第6頁)

  張蒼和蕭何方才批判了關東巨賈,眼下又批判起專營的弊端來,針針見血,不留情面!

  而一道行政命令,關東的商賈真的抑制住了嗎?沒有!

  雖有官府鹽鐵專營,但也有不少人甘冒違法重懲之風險,對抗國家專賣而大肆走私。

  “雖有關梁之難,盜賊之危,商賈們也總是穿梭于嶺南塞北、吳越荊襄,戴星出入,靠着賄賂、僞造等途徑獲得的符節驗傳,日行百裡不為苦,而洛陽蘇、白,河東等巨賈雖被打壓一時,卻仍保留了底蘊,在關東的官府倒台之際,拼命收複失地!”

  張蒼雖不喜商賈,但也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的鑽營之能。

  “說得沒錯。”

  黑夫亦然,感慨道:“在西域,在嶺南,在海東,走得最遠的不是軍隊,也不是官吏、使者,而是商賈,為了追逐傳說中的珠玉,他們已穿過北向戶,越過滇池,去探索南海和身毒道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夜以繼日,千裡而不遠者,利在前也。”

  張蒼、蕭何二人同時說道,不謀而合。

  為何能做到這種地步?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利益使然。

  所以,不管官府怎麼抑商,商品交換是目前條件下的經濟發展的必要手段,發财緻富是人之常情,所以抑商是抑制不了的,割了一茬,還是會長出來一茬。

  資本主義尾巴不但割不幹淨,一旦時機到了,商人們就如壁虎尾巴樣可以重新長出來,并能迅速地壯大,富可敵國……

  就比方說,眼下關東諸地——也包括膠東在内,或許政治上是那些反王豪傑,曹參陳平說了算。

  但經濟上,卻是各地巨賈在做主了……

  黑夫暗道:“這也是為何,我一定要在洛陽開個好頭,定下往後工商國策的緣故……”

  若能得到關東巨賈們财力、人力上的支持,那會讓黑夫的再一統,順利許多。

  現在,兩種路線擺在面前。

  一邊是關東極度放任的商賈貿易,經濟活躍,各地交往頻繁,但卻有巨賈坐大,富比王侯。

  一邊是關西秦地,大政府一手包辦的專營經濟,雖然穩定,且便于暴兵強國,但民間商業萎靡,缺乏競争。

  該怎麼選呢?

  好在黑夫有挂,他看向未來。

  他先看了兩千年……很可惜,鐵框已經鑄成,從經濟政策層面看,之後兩千多年,隻要中國還是個農業社會,這太陽底下,難有新鮮事。

  什麼桑弘羊、王安石,翻來倒去,還是戰國管、商玩剩下的那一套,難脫窠臼……

  再往後看,西學東漸,似乎是多了很多選擇,但一個個試過錯後,摔了很多跤,迷霧卻越來越濃,讓人迷惘。

  好在,曆史最終給了他完美的答案!

  “兩種極端,皆不可取。”

  黑夫露出了笑,說了一段在張蒼、蕭何聽來,猶如天書,卻被這位面曆朝曆代奉為圭臬的話:

  “公有專營為主,民間私營為輔,這便是大秦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0970章

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