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食其看出張良揪心之事,拱手道:
“恭喜子房,如此一來,韓國終于可擺脫如今的困境了。”
張良卻道:“我的條件,黑……夏公應允了?”
“攝政接受你的條件。”
郦食其伸出兩個指頭:
“其一,寬恕所有韓人,要知道,公孫信曾與攝政麾下韓信部,在昆陽合力作戰,本就是盟友,如今被迫依附楚軍,隻是遭到脅迫而已。戰後,不會以謀逆、群盜任何罪名懲罰韓之官吏将士。”
“其二,韓地降後,從洛陽、南陽運糧三十萬石入颍川,解韓人饑荒,他甚至會派出農官,協助韓人補種糧食,讓法官判處被抓獲的楚人,為死難和财務受損的韓人主持公道!”
張良細細聽着每個字,慨歎道:“夏公,他的胸襟的确寬廣,活該能赢得泰半天下,既如此,張良便安心了……”
郦食其卻又道:“但攝政,也有一個條件!”
“他要什麼?”
張良警覺起來,他就知道,事情絕不可能這麼簡單,黑夫想要什麼呢?要韓人在戰争中作為填溝壑者,要颍川戰後繳納懲罰性的賦稅?還是要韓人的孩子作為人質……
為了和平,韓人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張良真希望,隻是自己一條性命這麼簡單啊……
“攝政親口說了。”
郦食其指着看上去病恹恹的張良笑道:
“他要你!”
第0989章
三個臭皮匠
“也難怪張良欲降,看看新鄭與洛陽便知道,投靠誰才有出路。”
數日後,當郦食其繞過嵩山,回到洛陽時,見到的是這座工商業大城市正重新煥發生機,不由生出慨歎……
據郦食其所知,洛陽的貨殖過去幾十年也郁郁不振,秦律貶低商賈,官府專營一切的政策,對洛陽巨賈和小家小戶的販夫販婦來說,無疑打擊巨大。這個可耕作土地稀少,工商人口占全城一半的都邑,自呂不韋倒台後,停滞了整整二十年。
巨賈們雖未直接被取締,但也要仰官營工坊鼻息,再不能肆無忌憚掙錢。
而在六國打進來後,雖然巨賈重新得到了社會地位,但因為楚軍秩序混亂,洛陽談不上安定,這也是巨賈們又聯手刺殺申陽的原因——不能帶來穩定商業環境的統治者,是不受财團歡迎的。
直到黑夫的軍隊控制了城市,推行新的商業政策,這才一個季度,便給洛陽帶來了巨大改變。
為了确保大軍東征,鹹陽朝廷直接對手握工坊的洛陽巨賈們發出訂貨通知,希望利用洛陽的手工業潛力,保證戰争時期的軍需物資。
這倒是很符合管仲的經濟理念: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産。
管仲當年曾認為: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奢靡之物是拉動生産的方式。他規定,各諸侯之子到齊國為臣的,都要穿兩張虎皮做成的皮裘,國内上大夫要穿豹皮袖的皮裘,中大夫要穿豹皮衣襟的皮裘。
如此一來,大夫們就會出賣餘糧,購買虎豹之皮,百姓就會賣力地捕殺猛獸,從而使大夫們散其财物,讓百姓在流通中得利。
眼下黑夫和張蒼、蕭何敲定的新經濟政策,亦不離管仲之策:朝廷向大商賈提供蜀錦等奢侈品,由此拉動蜀郡等地的絲織業,而又在官府力量薄弱,而巨賈們辦事效率高的洛陽采購必需品,從而拉動洛陽的工商業,讓十萬工商人口有口飯吃。
一來一回,官府還多收了一道稅,這可比簡單割韭菜,抄家搶錢強多了。
眼下洛陽三家大賈,都在努力奔走:白氏在協助治粟内史的均輸官籌糧,在洛陽東邊的鞏縣重建大糧倉,以滿足數十萬人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