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4頁)

  但前鋒李必部禀報的消息卻讓黑夫驚愕:荥陽守軍本有兩萬,卻在秦軍抵達前撤走了萬五千人,而這麼多天過去了,城内連一封求救信都沒往外發……

  黑夫察覺到了蹊跷,召問陳恢道:“荥陽圍困幾日了?”

  “已有七日。”

  “這七日來,梁、陳兩地的楚軍動向如何?”

  “自項聲部從鴻溝東渡後,項梁部斥候時常至荥陽附近刺探,但都淺嘗辄止,項梁主力仍在大梁,并無西援之意。”

  項梁用兵是十分小心翼翼的,面對黑夫的圍點打援,十分謹慎,那他那個一貫以莽撞出名的侄兒呢?

  陳恢禀報道:“颍川郦食其遣使者來報,說是項籍主力本已拔營,但最後卻停在了許、葉之間,不再北上。”

  “被看穿了麼?”

  黑夫有些遺憾,他們的計劃是,吸引大梁的項梁五萬餘人向西救援,陳郡的項籍征召當地人擴軍後的四萬餘人穿過還是楚國“盟友”的韓國來援。

  當楚軍共計十萬主力彙集到這片區域後,就以河南、河内、南陽、颍川合計二三十萬的總兵力,打一場殲滅戰,一戰定江山!

  很可惜,敵人也不是傻子,大概是看出了蹊跷,愣是放着這必救之地不救。

  既然楚人不上當,黑夫畢其功于一役的打算似乎落空了。

  “何必呢,對這天下而言,長痛不如短痛啊。”

  黑夫聳了聳肩:“即便楚軍避戰不救荥陽,也不過是慢性死亡……”

  戰術上的誘敵隻是撞大運的取巧,真正讓楚人難受的,是嚴絲合縫的戰略,現在的秦軍,如同一條巨蟒,慢慢纏緊楚國小猴子,充滿肌肉的蠕動身軀,從膠東、江東、衡山、南陽、颍川、三川、河内各方收緊,隻等勒斷猴子的骨骼,再一口吞下!

  “無論如何掙紮,結局都已注定。”

  既然對方不肯配合,黑夫遂下令道:

  “告訴前鋒,也不必收着了,既然器械已畢,兵卒士氣正旺,那就對荥陽,發動強攻罷,主力亦渡汜水,在周邊做好策應,以防楚軍真來救援。”

  猶如黑蛇信子吞吐,他下達了對荥陽的判決:

  “五日之内,必拔此城,務必幹淨利落,讓這一戰,作為宣告楚國滅亡的,第一聲鐘響!”

  ……

  “仲父以為,荥陽不可救。”

  而與此同時的,陳郡召陵縣,被阻止發兵的項籍放下從大梁送來的信,又看向特地從淮南趕到此地的範增。

  “亞父也欲阻我?”

  範增道:“荥陽确實救不得,鐘離眛也看出來了,黑夫此舉,是為了誘我主力西去,然後依靠南陽、河内之師,斷我後路,以數倍兵力,将楚軍圍殲,他特地警告了上柱國,切勿援之。”

  項籍道:“但鐘離眛卻留守于荥陽,我豈能坐視不理?”

  範增道:“鐘離眛之所以留守,是為了将計就計,以數千人及一座孤城拖延時間,好讓我軍做好準備,上柱國若不想辜負他,便不該去救援,而應帶着主力後撤。”

  項籍冷笑:“一味避戰,難道就能讓黑夫不戰而潰?”

  這半年來,他雖未負一戰,但打的所有仗都覺得憋屈——西河之戰,六國所有人見黑夫已搶先入關,占領鹹陽,都心生怯意,不願與之提前決戰。

  唯獨項籍一語道出了真相:西河之戰,大概是最後一次,雙方都輸不起的戰争了……

  “當時我便說了,一旦吾等退卻,以黑夫之軍,合關中之卒,不出一年,其甲兵将數倍于六國,而六國亦将星散,像過去那樣,被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