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第7頁)

  “願以二十年,一代人的時間,來做成這件事!”

  但首先,他要結束戰争!

  黑夫依然要将項籍列為禍亂天下之罪魁禍首,使韓人、魏人恨之,對那些堅持與項籍頑抗到底的楚兵,也将災戰争裡,徹底将他們殲滅,不留後患!

  但對于那些對新政權心存幻想的楚人,黑夫則要改變一下策略。

  “項氏暴虐于百姓,以屠城為樂,奸軌于天下,使中原闆蕩,無罪之人肝腦塗地,今餘将行天之罰!”

  就像當年周武王宣揚的,他們是為了代天懲罰暴虐的纣王,而不是為了屠戮殷人。

  黑夫也承諾,這場戰争,并非絕滅楚人之戰,隻是消滅暴徒之役。

  “将彼輩,從項賊的裹挾奴役下……”

  黑夫說出了那兩個字:

  “解放!”

第1010章

玉碎

  竹邑乃是泗水郡睢水旁的一個小縣,以縣郊多竹而聞名,竹林中是楚軍從彭城撤向睢水以南的軍營,從兩年前起兵以來,楚卒幾乎便沒有歇息過,但他們的士氣,早已不複一年前踏上秦地,在西河時的高昂,此刻十分頹唐,籠罩着失敗的氣息。

  睢水邊上,正在舉行一場審判,主審者正是項籍本人。

  “某想過他人會叛。”

  看着被五花大綁,跪在自己面前的将尉,項籍重瞳裡是難以置信和憤怒:

  “卻沒想到,周殷,你竟也欲步鐘離眛後塵,不但要做逃兵,帶人去降秦軍,更欲刺殺我……”

  周殷乃是陳人,項籍起兵後,也在陳郡與武臣等一同響應加入,是項籍攻克淮陽的重要功臣,西征期間曾有下洛陽、宜陽之功,可是與鐘離眛、龍且、範增,并稱為骨鲠之臣的人。在項梁為楚大司馬後,周文任左司馬,他便做了右司馬,是楚軍中第五号人物。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因為策劃了一場針對項籍的刺殺,結果因為崇拜項籍的一名校尉獲知此事,告發了他們,導緻行動失敗,周殷與十多名楚人将尉盡數被捕,此刻都被押在此處。

  “為何?”

  項籍臉上挂着不解:“汝兩年前在陳地,與周文父子一統同舉兵響應,先登奪陳,鴻溝之戰,破釜沉舟,也助我大破王贲部涉間之兵,西擊三川,常為前鋒,每每立有功勳,為何如今到了楚國反擊的最後關頭,汝卻要加害于我?”

  “上柱國可知近日黑夫在陳地的作為?”周殷卻并無愧意,而是面不改色地宣稱,盡管他被繩子緊緊捆住,臉上鮮血淋漓。

  “祭太昊陵,穿着楚服進入淮陽,其軍于陳人無犯,使陳地父老士人仍為鄉老官吏,不追究其從上柱國殺秦吏之罪,甚至提出要在戰後減租、省刑……”

  項籍更怒:“此乃黑賊詭計,是想要離間楚人,你竟信了他?”

  周殷搖頭:“我并非信了他,而是局勢于我方而言,已是太差。”

  “東北有敵,膠東曹參已占琅琊,在進攻東海首府郯縣。”

  “東南有敵,江東吳芮已以越兵奪廣陵、淮陰,東陽叛楚,降其鄉黨陳嬰,威脅徐縣,而舟師尉陽,更早已派艨艟越過下邳,進入彭城附近,泗水以東,皆将不保。”

  “南方有敵,衡山豫章的趙佗配合丹陽安圃,進攻淮南,已破數縣,在向壽春進軍。”

  “西南有敵,吳廣克汝南,駐紮新蔡,兵臨颍水。”

  “西方有敵,韓人背叛楚國,公孫信投靠秦軍,為秦先導,攻至苦縣、谯縣。”

  “北方有敵,陳平招攬豐沛諸縣公,不斷擊我後方,陷我彭城,君臣不得不南遷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