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2頁)

  韓信拍案而起,瞪大眼睛:“你的意思是,養寇自重!?”

  趙衍道:“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這隻是為了提防,将來的不測啊。”

  “誠如李左車言,冬日入代與匈奴戰,不利,河北有此三敵,夏公又無法短期内掃平,必歸關中。麾下軍将雖衆,卻要鎮守齊楚韓魏諸地,燕趙還得仰仗将軍守備。如此,将軍便能自存,保住兵權,對其圍而不剿,以便繼續向夏公要錢要糧,在燕趙樹立人望……”

  韓信卻大搖其頭:“不行,夏公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更嫁我以其侄女。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連李左車都知道,應該同仇敵忾對付匈奴,吾豈可以因為你這無端的猜測,做出這種有違将德之舉!”

  他指天道:“我從沒有讓夏公失望過!從前不會,今後,也不會!”

  趙衍急切進言:“白起也沒在戰場上,讓秦昭王失望過;李牧破匈奴退秦兵卻韓魏,也沒有讓趙王遷失望過;夏公當年為秦将軍時,從北地到膠東再到嶺南,更從沒讓秦始皇帝,失望過啊!”

  “但此三者,最終都反目成仇,或君殺其臣,或臣反其韓信依然拒絕:“我與他們不同,我是夏公之……”

  “将軍自以為,是夏公之侄婿?所以安全?”

  趙衍冷笑道:“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将軍當真相信這層關系,能保住一輩子的平安?昔日夏公在得到秦始皇帝厚遇時,不也一直在精心準備退路,在膠東、嶺南等地,備下了無數個窟麼?否則又豈能一朝舉事而數郡響應,終成大業!”

  韓信默然了,良久之後才光着腳起身:

  “我之所以相信夏公,并不隻是因為這層後來才結的親戚關系,而是因為夏公本人……”

  他看向營帳外,此處是易水的寒風料峭,韓信卻想起來,五年前,在一整年都炎熱無比,植被郁郁蔥蔥的嶺南,他與夏公的第一次會面。

  “故兵卒有志者必欲為将,覓封侯,不欲為将為侯者,志短也……”

  當時黑臉的大将軍,拍着他的肩膀如是說。

  “夏公隻一句話,就說出了我深埋心中的志向!”

  “那時候,我隻是一個能力不揚的小小百将,一個名聲敗壞的淮陰胯夫……”

  “哪怕是這樣的我,夏公卻力排衆議,用之不疑,任我為司馬,将擊滅瓯駱,結束南征的重任,交給了我!”

  韓信本來有些郁結的表情,一下子舒展開來,取而代之的,是感慨和回憶。

  “夏公還說,我是骐骥,能一躍千裡,他相信,假以時日,我,亦當為大将軍!”

  “那天的話,韓信永世不忘!”

  “故而,從那天開始,我便知道,夏公打心裡認定,我一定能成為名垂天下的大将軍,為他立下彪炳功勳!”

  “而韓信也認定,夏公,便是我雖死不易的主公!”

  “故而,我絕不可能重蹈夏公與始皇帝之事。”

  “我隻能做夏公的将軍,一如李信效忠于秦始皇!”

  “此韓信之信也!”

  趙衍還欲再勸,韓信卻止住了他:

  “趙衍,我知道你建言皆是為我着想,但你若再提此事,我便要不念兩年來的同袍友人情分,将你以離間罪處置了!”

  “将軍既如此易信于人,便好自為之罷……”

  趙衍歎了口氣,作揖退下。

  而韓信的軍令,也随之傳遍全軍都尉、司馬們手中:

  “一月之内,必取薊城!使六國之地,盡歸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