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3頁)

“韓喚枝到哪兒了?”

“快到了吧。”

狄放鶴垂首:“還沒有消息送回來,從時間上推算,若是乘船直下,應該再用不了幾天就會到平越,不過福田縣距離水路還有百餘裡,都廷尉大人要換到陸路上來,過普陀山向西南。”

葉開泰嗯了一身:“帶上親兵營,我們去福田。”

說完之後大步走出書房:“若是再出什麼亂子,我這道府就真的沒臉繼續幹下去。”

從大運河轉入平越道離船登岸,朝着西南方向再走百餘裡就是福田縣,這一帶因為大戰所以顯得地廣人稀,曾經比較繁華的幾個縣城都還沒有恢複過來,還活着的百姓雖然安居,然而想要興盛起來絕非一朝一夕。

上岸之後不就便是普陀山,山上最著名的是大光明僧禅寺,大光明僧是禅宗中傳聞護人生死安康的羅漢,禅宗信徒皆知,常年誦大光明僧心經可保平安喜樂,然而大光明僧心經沒能擋得住大甯虎狼,也沒讓南越的邊軍刀槍不入水火不侵。

但凡戰争,神佛皆避。

黑色的馬車在普陀山下經過,在官道上擡頭往上面看就能依稀看到大光明僧禅寺的金頂,南越國滅之後這裡的香火也冷淡了不少,不過依然有人摯誠求拜,三跪九叩上山。

韓喚枝把車窗簾子放下來,閉上眼睛思考,消息已經到了他這,又折損了幾十黑騎和一位百辦,這位百辦是平越道廷尉府常駐的最高級别的官員,韓寒之現在還記得當初派他來的時候,那漢子依依不舍走出廷尉府大門時候的模樣,一步三回頭。

“我不舍長安,料長安亦不舍我。”

他穿上百辦錦衣,帶着黑騎離開長安城,回望那雄偉的城牆城門,回望一直送他到城門口的都廷尉大人。

他升任百辦其實還沒多久,陛下旨意擴建廷尉府,大甯二十道皆要駐留,按照韓寒之定下的規矩,各地駐留百辦每個人三年輪換回長安,三年,一千多天,他說長安城會想念他,也許會想瘋。

他想說的是,長安城裡那還沒過門的姑娘會想念他,可他這般鐵骨铮铮的漢子,自然不會說出什麼柔情似水的話,隻是覺得虧欠了她,他也當然說不出來等我回來娶你這樣的話,隻是朝着那人群之中羞澀看他連招呼都不敢打,小心翼翼的紅了眼睛舉手揮動的她笑了笑,然後策馬離去,想着男人怎麼能為這等俗世俗情牽絆?

然而還是真的不舍。

我不舍長安姑娘,長安姑娘亦如是。

韓喚枝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他不願去想那姑娘拿着一張死訊是什麼樣子,廷尉府的這些人,在外人看來都是妖魔鬼怪一樣冷血無情,可隻有廷尉府的人自己知道,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漢子。

過普陀山便是一片平原,有百餘裡,地勢開闊,不過這南疆的平原與北方也不相同,多起伏,普陀山上側有梯田,正是播種時節,農夫農婦彎着腰插秧種田,沒有人去關注山下官道上向前疾行的馬隊。

山上,抱刀的漢子遠遠看着那輛黑色馬車,将黑巾從臉上摘下來,他覺得如韓喚枝這樣的人有資格記住自己長什麼樣子,死後記住,來世報仇。

廷尉府的隊伍至少五百黑騎,他手下一百二十刀客,可他不覺得自己這邊弱了。

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出宮買買買

長安城,大學士府。

大學士沐昭桐又已經九天沒回家,這麼多年來,說到盡職敬業,整個朝廷也沒有人敢說自己比得過大學士,所以在很多時候連雁塔書院的老院長都覺得自己看不懂沐昭桐,一直都看不懂。

你說他是奸臣,老院長第一個不贊成,皇帝也自然不會這般覺得。

内閣的事就是天下事,他處理的井井有條,小事可立決,大事可分輕重,連皇帝都說過,若是内閣裡沒有了沐昭桐,也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

其實想想也便明白,大學士沐昭桐在内閣的地位誰敢質疑?所以他的決定也就沒有人去質疑,若換了另外一個人,資曆威望都不足,那凡事不管做什麼決定就都會有人去說三道四,尤其是下邊人自覺地地位相當,誰也不服誰,沐昭桐若是退下去了,新補上來的人哪個能真的服衆?

怕是整日都會吵架。

所以皇帝登基二十年,沐昭桐也在内閣不動如山。

夫人坐在窗口看着那扇門,想着老爺也不知道有沒有了應對的辦法,陛下說要帶老爺和她去東疆,此去千山萬水,沒有一年是回不來,這一年在外,朝中發生什麼事老爺都沒有辦法去掌控,這就罷了,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陛下東巡要帶上他們夫妻二人,誰能猜透陛下的心思?

死士都已經派了出去,她無欲無求,若能為她兒子報了仇,那麼與老爺兩個人便是客死異鄉又何妨?聽聞東疆那邊山清水秀,臨海又開闊,葬在那邊倒也不錯,都是老人了,怕死,終究得死,死之前把未了事去做完,走的時候便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