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道:“朕是,怎麼了?難道朕還不能偏心了?朕讓他背了那麼大一口黑鍋,不給些補償終究心裡不好受,可是再封賞什麼都不好,所以朕想着,給茶兒再晉一步?”
珍妃點頭:“陛下說了算。”
皇帝笑道:“說到冷子,你倒是擔心會因為封賞太多而被人嫉妒,說到茶兒,不管朕要給什麼你都不反對,反而還總覺得朕給的少了,你也知道,大甯從來都沒有過外姓封公主的,可是我知道你喜歡茶兒,你在乎的朕也在乎,那就封公主吧。”
珍妃眉角都飛揚起來:“陛下沒有騙我?”
皇帝假裝很有威嚴的瞪了她一眼:“朕什麼時候騙過你?!”
珍妃笑着俯身一拜:“臣妾代茶兒謝陛下。”
“你别代茶兒,你自己想怎麼謝朕?”
珍妃撇嘴:“沒有,什麼都沒有。”
皇帝抛了個媚眼,哪裡像是莊重的皇帝陛下,如果滿朝文武看到陛下這麼輕浮的眼神,一定會驚掉一地下巴,抛着媚眼的皇帝用一種讨好的語氣說道:“其實你可以表示一下。”
珍妃搖頭:“不,沒的表示。”
皇帝伸手拉住珍妃的手:“總是應該表示的,你就當是你賞朕的還不行?”
珍妃笑着扭頭不看皇帝:“孩子們還在外邊玩。”
皇帝一拉将珍妃拉到自己腿上坐下:“關門不就行了嗎?你看,這秋高氣爽.......”
珍妃臉一紅:“不要臉......”
皇帝哼了一聲:“罵朕?那當罰你!”
他抱着珍妃走到門邊,用腳把房門關好,珍妃一隻手捂着臉:“陛下,不行。”
另一隻手把房門插上了。
第九百三十二章
四目相對
時間總是無情,所有活着的人死去的人,都離不開時間的烙印,提到一個人的生平難免先會提到他生于何年何月死于何年何月,有些人身上的時間烙印更深,連名字用的都是時間,生于何月何日便取了個什麼名字,比如雙五,重八,六九......
沈冷離開長安再回長安,時間不會等他,過去了的就是過去了,一刻一息也不會等,時間不等,陛下在等。
從北征歸來之後陛下就在準備邊疆十大戰将的冊封大典,可是還沒準備好日郎國戰事爆發,杜威名戰死,四千戰兵身亡,沈冷率軍南下之後有幾個月,戶部兵部等部衙聯名上書,邊疆十大戰将的冊封大典已經準備妥當,請陛下定下日期,兵部這邊也好給在邊疆的諸位将軍們發文召回。
可陛下隻回答了三個字。
等沈冷。
沒有沈冷的十大戰将冊封大典就不完整,陛下也不會滿意。
何為邊軍十大戰将?這十個人,都為大甯在邊疆奉獻多年,正因為有他們在,大甯的百姓們才會有安甯康穩的生活,這十個人,陛下有重賜。
在北征之後,陛下下旨鑄造大甯天子劍,兵部工部召集天下鑄劍名家,曆時一年多,在長安城武工坊鑄造三把天子劍,一名帝澤,一名帝甲,一名帝魄,這三把劍幾乎耗盡了那麼多能工巧匠的所有精力,三劍鑄成之時,傳聞西方紅霞滿天,而與這三把帝劍同鑄的,用同材同工還鑄造了十面大将金牌。
陛下得知三把帝劍鑄成,宣布九月初九将往連山道,于太山封禅。
九月初九是大甯立國之日,陛下選在這一天也就用意明顯。
距離九月初九還有很遠,連山道那邊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各部衙派往太山的官員也已經啟程,這是陛下登極二十多年來最重要的事之一,自然不敢輕慢懈怠。
而在太山封禅之前,十大戰将的冊封大典自然是最重要的,為了彰顯此次冊封大典的重要,連諸軍大比都被安排成了冊封大典的前奏,而這次的諸軍大比與往屆相比自然就更顯得意義非凡,能參加這次諸軍大比的人都會面臨人生之中最大的轉折,他們将會被十大戰将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