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輿論架在火上,難道還真去抗擊彌勒不成……
對了,楊敬修可不會聽你小毛頭忽悠,他轉頭就走,看你怎麼辦?
卻聽趙長河沖着河中大喊:“楊伯父,楊虔遠是我捉的,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楊敬修:“……道中兄,你我合擊彌勒,也不失為一樁大快人心之舉,同去如何?”
王道中憋着一肚子髒話,不知道該怎麼說。
楊虔遠是你捉的是吧,那昆侖傳說王道中捉了楊虔遠的意思是?
好像有什麼案子要破了。
可這時候破案并無意義,更關鍵的是楊敬修父子已經掠至岸邊,在他們見證之下,他王道中這彌勒是不打也得打了。
“二位果然大義。”軍陣之中傳來趙長河的笑聲:“血神教聽令,全軍繞道南門,目标——彌勒側翼!”
第374章
血滿山河
彌勒大軍兵臨城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
在這一刻城牆上的呂世衡心中還是頗有點佩服彌勒的。
因為表面上他已經是被控制,大家都已經在城内聯手埋伏唐晚妝了……理論上這襄陽根本不用打了,可彌勒還是做足了準備。趁着大家表面一夥、自己根本沒有去偵察的情況下,不知道何時大軍已經到了這麼近處埋伏于外,随時爆發雷霆一擊。
不管他呂世衡到底有沒有被控制,不管王家楊家來了多少人,這大軍突襲,襄陽基本宣告易主。
何況彌勒在漢水都有布置,提前勾連了血神教,阻截北方來人。呂世衡收到自家水寨潰兵消息時,心中覺得彌勒把王道中碾得渣都不剩。
以為人家彌勒被你當棋子,借刀殺唐晚妝……人家彌勒是自己真想抓唐晚妝,甘願做這次刀罷了,并且借着這種關系悄悄行軍,不為所覺,這到底誰在利用誰還不好說呢……至少彌勒心中一直有數,而你王道中有數麼?
呂世衡在想,象征性地守一會兒,觀望一下楊家南渡的情況。如果真的被血神教死死堵在那裡過不來,那就開門迎客,真正的投靠彌勒完事。反正不是我不守,是守不住……
這是真守不住。
千軍萬馬的交鋒之中,一個猛将未必能起到什麼決定性的作用。但在對方本來就優勢兵力的情況下,而且是這種攻城戰中,一個猛将能起到的作用就太大了。
所謂“先登”,在城牆上立足了,那後續兵将就可以陸續登上,城牆防守就崩了。
而彌勒就是猛将中的猛将,整個天下比他猛的都找不出幾個。
當彌勒像座肉山一樣“咚”地跳上城牆,呂世衡覺得自己已經可以“且戰且退”“退至城牆”,然後被彌勒一刀斬開城門絞索就完事了,反正楊家兵馬過不來。
彌勒也看得出他的想法,自然不會去殺他,正要往城門去,半空忽然傳來清朗的聲音:“彌勒上佛果然威猛無俦。”
彌勒皺眉上望,一道劍光月下奔襲,轉瞬直抵面門。
連山劍,弘農楊!
他們這麼快就渡河了?薛蒼海在幹什麼吃的?攔兵半渡,這麼有利的局面,連片刻都沒攔住?
更讓彌勒無語的是,另一道劍光跟在楊敬修身後也奔襲而來。
分海劍,琅琊王。
刹那間變成他彌勒登上城牆接受兩個地榜的圍毆了,還有一個唐晚妝不知道躲在哪裡、出不出手!
彌勒戒刀揮舞,以一敵二,神色難看至極:“楊家真要參與逐鹿?還是說已經成了王家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