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
村婦來到劉弟面前,從口袋中捏出一小撮酒曲,笑道:“這用來答謝大老爺您!”
劉弟一笑,“解開恩怨就好。”
卻是下一刻。
咚咚咚!
門外的鳴冤鼓被人敲響!
隻見另一對農婦和小哥氣鼓鼓的走了進來,村婦直接跪地道:“老爺明斷,他偷我的酒曲!”
劉弟一愣,眼睜睜的看着這兩組鳴冤者交替而過。
人還是那兩個人,隻不過,一組恩怨消除,一組恩怨剛起。
時間是零。
劉弟耐心詢問情況,思維清晰的提出解決方案。
哪知這一審,又是八百對,周而複始。
“恩怨解決就好。”
劉弟笑着送走眼前兩人,隻聞鳴冤鼓無縫響起。
他腦中盤旋着一個問題。
之前那位判官老爺,到底是何等的排量?
另一個劉弟,途經一個山坡上的宅院。
遠遠看見,門庭和院内都挂着喜慶的紅綢、紅燈籠。
進出人員絡繹不絕,臉上都帶着歡喜的笑容。
“這家有喜事?”
劉弟駐足的這一瞬,身後傳來了唢呐和鑼鼓的聲音,山間小路上,四名轎夫擡着一頂大紅轎子,後側還跟着喜婆、喜童,一片歡慶。
卻見那轎子停在劉弟身旁,一隻白皙手掌掀開轎簾,畫着粉墨妝容,頭戴鳳凰飾品的美麗新娘探出頭來。
她颦颦一笑,“小哥,既然遇到我的大婚,那就是緣分,進院子喝杯喜酒再走吧?”
劉弟微微颔首,“我有幸沾染喜氣,确實是緣分,但休息就不必了,我還有事,祝你們夫婦二人百年好合。”
新娘捂嘴一笑,手腕上挂着兩個玉佩,她道:“不收禮錢的。”
劉弟微微拱手,“不多打擾了,再次恭祝。”
新娘放下轎簾,鑼鼓響起,隊伍浩浩蕩蕩進入了小院。
劉弟向前走了幾步,忽見路邊長着常春藤。
這種植物十分美好,代表着長久和相守。
劉弟取了一節,編織成了一個‘囍’字,而後折返進入山坡宅院,在門口找了一張紅紙,包裹成為一個信封。
他來到寫禮處,跟那書生模樣的寫禮人借了一隻毛筆,緩緩寫到——匆匆一遇,身無錢财,既然受邀,以此代表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