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着,那親兵遞上了信函,陸偃忙打開,見是謝知微的親筆信,忙道,“開城門,把人迎進來!”
浩浩蕩蕩的車隊緩緩地進了城,送進來的,不僅僅有藥,大夫,還有棉衣和鞋襪。
原來,袁氏閑着沒事,見容氏成日裡讨論如何造佛像,謝知微在忙着制藥帶學徒,她有一日為丈夫做棉衣,想到征戰的将士們,便突發奇想,招募了一些婦人,開始給将士們趕制棉衣,這一批棉衣運送過來,一共三千套,雖數量不多,但卻溫暖了将士們的心。
謝知微的五個徒弟一來,便直接主導了救治事務,他們有一套娴熟而又有效的手法,比傳統的軍醫所用的手法要快捷、方便,而又有奇效,頓時引來了那十三個醫者的好奇心。
第一天過去,那些重傷垂死者均被他們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流血不止的,很快就止住了血,潰爛者很快就有了好轉,這十三個大夫不由得對這五人尊重不已,聽說是端憲郡主親授的醫術,十三人不約而同地想拜這五人為師。
這五人原本是謝知微從藥鋪裡争取來的學徒,人人都是家境貧寒,無以為生後,方才不得不給人當學徒,卑賤無比。
謝知微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隻要三年熬過去,他們就可以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而眼下,還沒有三年,這些軍醫對他們就尊崇無比,這讓生活在最底層的學徒們,心中生出一股豪氣,也對謝知微感激不已。
謝知微囑咐過他們不許藏私,他們自然不敢不從,而想學的人又非常謙遜,這讓他們教起來也很耐心,更讓他們對自己所學有着無與倫比的自豪感。
聽說是端憲郡主派來的人,帶來了療傷的靈藥,受傷的将士們一掃消極的頹廢情緒,人人都興高采烈起來,心底也沒有了對死亡的恐懼,這些良好的情緒也有利于傷勢的愈合。
謝元柏和陸偃見此,放下心來。
十日後,又一批傷藥運送過來,謝元柏和陸偃決定将傷者和兩個醫者留下,其他的人随着大軍朝興慶府推進。
“希望能夠趕回家過年!”陸偃朝京兆府的方向看了一眼,今年,他有點盼着過年。
第679章
節禮
臨近年關了,京兆府裡的氣氛很濃烈,街上的小商小販比往年越發多了,很多奇裝異服,打扮怪異的異地商人走上街頭,兜售一些異土風情的商品。
從波斯灣來的手工地毯,從孔雀王朝來的各種佛像,女王國的油絹,以及從羅馬帝國運送過來的琉璃……,這些在京城裡很罕見的貴重之物,在這裡的價格便要便宜很多。
謝知微陪着兩位母親來到街上,容氏看得眼花缭亂,袁氏也極為興奮,一路走過來,她買了不少寶石,請回來了好幾尊佛像,指着一張約有半個正堂大的地毯對謝知微道,“以前老太太有一張比這小得多的地毯,寶貝得跟什麼似的。”
謝知微不由得笑起來,道,“母親看着若是喜歡,不妨買下來,鋪在正房裡,不過如此一來,家裡的好多擺設都要換了,這地毯的顔色太過鮮豔。”
袁氏一想,忙道,“湄湄,你将來不是要去真定府嗎?不如我買下來,回頭你帶去真定府,先鋪地毯,再擺設,豈不是要便宜很多?”
容氏看起來也很喜歡這地毯,她點點頭,“親家母,我們一人買一張吧,眼看要過年了,屋子裡的擺設也可以換一換,正是時候。”
那商人說不太流利的中原語,忙勸道,“夫人說的話很有道理,就快過年了,我們才來賣地毯,喜慶!”
為着喜慶二字,袁氏毫不猶豫地掏了腰包,對容氏道,“夫人不嫌棄就好,這次,我送這張地毯給夫人當禮物,不是快過年了嗎?圖個喜慶。”
謝知微并不喜歡這地毯,但她從來沒有和母親婆婆一起逛街,這種長輩們搶着付錢,為她做主的感覺特别好。
謝明溪百無聊賴,他看到了一柄波斯彎刀,上面鑲嵌了很多寶石,一看就很不便宜,他自己不是沒錢,但花一大筆錢,他有些不敢,便扯了扯姐姐的衣袖,指着那波斯彎刀不說話。
“哎呀,你又想買什麼?”袁氏看到了,對兒子很不滿,兒子怎麼能當着女兒婆婆的面,讓女兒給他買東西呢?
謝明溪淡定地看了他母親一眼,垂下眼眸不說話。
容氏看在眼裡,對自己這親家母倍感親切,對謝知微道,“微兒,這是你弟弟,弟弟要什麼,隻要理由正當,你們這些當姐姐和姐夫的,就要盡量滿足。”
謝知微明白了兩個母親的意思,不由得好笑,卻忍着了,對弟弟道,“你去問問,多少銀子,姐姐幫你出。”
袁氏有些急了,正要說話,容氏道,“親家母,這孩子可真是可愛,我沒有你這福氣,我隻有阿恂一個,阿恂小時候可沒有這孩子這麼乖。”
謝明溪上前去問了,要三百多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