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還真是天真啊。”封不覺冷笑,打斷道,“‘總有一天’?‘東山再起’?呵……在失敗時說出這種話的人,恐怕隻會漸漸習慣失敗……”
他說着,雙手插袋,朝退後了兩步:“就好似是你來挑戰我時的那種心态……‘因為不确定在下一個遊戲中是否還能占據優勢,所以想在這一場先解決掉潛在的強敵’,乍聽之下似乎挺有道理;但賭博的世界,從來都是不講道理的。人們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失去一切、乃至死亡……才是賭博。你這種程度的算計——這種‘讓自己盡早置身安全境地’的謀劃……在這裡是行不通的,不但行不通,還會讓你自取滅亡。”
言至此處,封不覺已轉過身、緩步離去:“還沒有真正坐上賭博台面的人,卻滿懷自信、想着要赢……可笑之極。你還是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去,為你人生中的其他錯誤決定而買單吧。”
第1089章
我也不是什麼惡魔嘛
優勢。
兩場對決過後,封不覺獲得了旁人難以企及的巨大優勢。
金面愁的完敗讓覺哥的資金一口氣超過了二十萬美金,而且,他已經擁有了“挑戰豁免權”……簡單地說,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封不覺可以拒絕别人向他發起的挑戰,而他自己則依然可以去挑戰那些“未進行完兩場對決”的人,且對方無法拒絕。
到這會兒,覺哥此前的另一個“戰略”,也開始體現成效。
正如金面愁所說……與淨先生的兩局勝負,關鍵不在于赢了多少,而在于“時間”和“對決次數”。
想赢淨先生的錢并不難,但要從這種性格的人身上赢出五萬以上的金額卻也是不容易的。
與其和他糾纏,不如速戰速決,用他來消耗局數。
那場對決過後,封不覺看似隻獲得了兩千美金左右的盈利,而實際上,他獲得的東西遠不止如此……
撇開他在意識層面上對周圍那些人的影響不談,他取得的最直觀的優勢就是——時間。
對決,是需要時間的。
并非每個人都有着閃電般的心算速度和精确快速的腦内推演能力,在這個遊戲中,大部分人……都得借助紙和筆來進行演算,還有些人即使是筆算,也得花上不少時間。
因此,當封不覺用極快的速度完成了三場勝負之時,這個主廳裡的絕大多數人……連第一場都還沒玩兒完。
而這“絕大多數人”,從這一刻起,便全都成了覺哥眼中的待宰羔坐擁資金優勢和豁免權的他,随便挑個人下手都能赢錢,且對方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
即使是做最壞的假設,即“覺哥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有着金面愁的計算力,且全都選擇在第一局的第十回合投降”,再加上“封不覺什麼手段都不玩兒(比如在第十回合适當加注來提高對手罰金)”這個條件,覺哥也能在對決的第一局中赢到5000美金;然後,他再與進一步被削弱了資金的對手進行第二局對決,再做最壞的假設——比如這個對手在第二局時仍有十萬以上的資金,且覺哥也使用十回合投降策略,即便是這樣……封不覺最後也能賺個一千以上。
當然了,這種假設,是不可能的……
首先,想讓封不覺“不耍手段”,就是天方夜譚。
其次,前文也提到過了,金面愁是“漏網之魚”,在這數百人中,沒有第二個金面愁。
沒看破逃生回合的人、在第一場對決中失敗導緻資金減少的人、一開始就隻借了五六萬的人、和淨先生類似的人……
這些人,才是主流,才是“大多數”。
這些人……已注定在這場猜數字對決中堕入深淵。
可以晉級第二個遊戲的生還者,本就隻有少數;比方說那些在覺哥與淨先生猜完“第一局”時就已經行動起來的人……此刻,這些人基本上也都已猜完第一場了;雖然他們最初是因為意識到了“挑戰者的先攻優勢”才急忙動手的,但在自己進行對決的過程中,這批人也陸續想到了“時間”和“豁免權”的重要性。
因此,他們也都加快了速度,甯可犧牲一些金錢,也要搶到寶貴的時間。
一旦符合了“完成兩局”和“資金比會場裡半數的人要多”這兩個條件,他們便會正式成為“狩獵者”;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狩獵那些與自己資金差較大的“獵物”,就是這場“猜數字對決”中的基本戰略。
……
晚,十點整。
猜數字對決已進行了将近兩個小時,而距離午夜的結束時限,還有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