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8頁)

  “在戰場上,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向來死得很快,而我早就已經不年輕。”

  甯十衛說道:“所以我什麼都不知道,隻知道有個年輕陣師離死不遠了。”

  “這時候有人忽然知道了朱砂丹的下落,自然會想辦法找過去。”

  “不錯,如果他能活下來,當然極好。”

  “将軍真是待兵如子。”

  “一切都是朝廷裡大人們的恩賞。”

  ……

  ……

  在地圖上高陽鎮是雪原群山間的一個小點,在記錄裡高陽鎮是一個早已荒敗廢棄的軍寨,但當安華等人來到這裡時,才發現地圖上的那個小點竟是雪山下一大片的古舊建築,而鎮子依然頗有人氣,很是熱鬧。

  高陽鎮的複興,要全部歸功于這場人族與魔族之間的戰争,因為雪原北端戰事頻仍,由東北往天涼郡一線的軍械運輸,現在大多數時間都選擇經過重新啟用的山間軍道,而這條橫穿寒山的軍道出口處,正好在高陽鎮。

  現在的高陽鎮真的很熱鬧,甚至可以稱得上繁華,街上到處都是軍人與商販,還能看到很多濃妝豔抹的女子。

  妓院都有的地方,自然不會沒有客棧。領隊的校尉擡起擔架上的年輕陣師進了後院,安華帶着兩名女學生走上了客棧二樓,準備要些吃食,同時打聽些東西,還未來得及坐下,視線便被樓間的一對父女吸引了過去。

  那是一對賣唱的父女,父親穿着件書生的舊衫,懷裡抱着一把古琴,低着頭,看不清楚容貌。

  那女兒年約十二三歲,容貌清麗,略有稚意,兩眼之間的距離有些寬,看着又有些憨拙的感覺。

第753章

青梅一爐火

  安華會注意到這對賣唱的父女,是因為她從一些細節上發現了些古怪。

  那位琴師的衣衫很舊,也沒有時常清洗的痕迹,卻幹淨異常,更奇怪的是,高陽鎮裡外都飄着微雪,街上泥濘難行,他的那雙布鞋上卻沒有一點泥點,看上去就像新的。

  還有那個清麗的小女孩,沒有尋常賣唱小姑娘的畏怯或是自憐,就這樣靜靜地坐在屋角,微擡着頭,略有些木讷的眼神,因為她眉眼間的漠然,也可以理解為對周遭所有事物的不屑,總之有一種與世隔絕的疏離感。

  這不是一對普通的賣唱父女,至少不是常見的賣唱父女。

  安華剛想到這句話,一聲清脆動人的琴音從那名中年書生的手指響起,然後再未斷絕,淙淙然有如流水。

  随之而起的是那位小姑娘的歌聲,小姑娘的聲音很好聽,但發音有些特殊,尾音時舌尖會微微卷起,仿佛要把那音節咽回一部分,但并不令人覺得含混不清,也不會讓人聽着覺得膩煩無趣,反而就像半卷珠簾後的一位絕世美人。

  安華久居京都,聽過很多名家妙曲,但從未聽過這樣的曲子,不期然沉浸入内,暫時忘記了先前心裡的古怪感覺。

  一曲罷了,客棧二樓裡安靜良久,才響起了掌聲與贊歎聲。掌聲與贊歎聲不是特别熱烈,不是因為衆人覺得這對父女唱的不好,而是因為所有人都像安華一樣,覺得餘韻難忘,不忍用掌聲打斷。

  那對父女沒有起身回禮,也沒有表示感謝,就連收錢的動作都沒有,靜靜地坐在屋角。

  父親調理着琴弦,小姑娘依然面無表情。

  安華吩咐侍女把那個小姑娘帶過來,想要問對方幾句話。

  小姑娘沒有理會,依然望着窗外,眼神有些失焦,不知望着何處。

  安華有些郁悶,但她性情溫和,也不以為忤,喊來客棧的小二問了幾句,才知道,這對賣唱的父女是昨日才來的高陽鎮。那位父親是個啞巴,那個女兒也有些問題,似乎是得了某種怪病。

  安華起身向屋角走去,對着那位啞巴琴師微笑緻意,然後在那個小姑娘身前蹲了下來,伸手牽住了她的手。

  她是青矅十三司教職,聖光術與醫術都極高明,隻是簡單的一牽手,手指便已經完成了搭脈。感受着指腹傳來的脈象,她眉頭微蹙,發現小姑娘的身體确實有問題,而且很複雜,極有可能已經對識海帶去了極大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