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如此一年過去,經曆了春夏秋冬後,我也長高了不少,如今也比以前懂得更多的學問。
而頌姨當真很有骨氣,任憑那陳侯尋上門,求了她好幾次,都不肯回京,一心一意地靠着刺繡開起了繡莊,教城中女子們刺繡和為人處世應該依靠自己而非男人的那套道理。
她因此沒少招人記恨,屋檐都被砸破了好幾次,但每次修補後,她又會繼續敞開門,教授那些平民女子們知識。
如此寵辱不驚,當真是位奇女子,因為有這麼一位有背景的幹娘,城中向我提親的人,越發多了起來,但他們不是沖着我這個人,而是沖着頌姨背後在朝為官的父兄。
頌姨不會逼迫我,她讓我自己選:「你若願意相夫教子,留在此處,以後你便不再是我幹女兒,但這處繡莊我會作為嫁妝送給你,保你衣食無憂。
「你若願意走那布滿荊棘的路,入朝為官,為天下女子謀福利,我便是将這副老骨頭折了為你的墊腳石,也要讓你得償所願,替我看一看那女子掌權的風景。」
好在我已經不是當年那懵懂無知的孤女,我重重給她磕了個頭,我向她起誓:「阿蓉要當女官,阿蓉要為天下女子謀福利,而非某個男人的附庸,若有違此誓,不得好死。」
頌姨扶着我起來的時候一臉欣慰:「你,比我親生的強!」
那天頌姨給我講了個故事,她曾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一個人,那人是她和太後娘娘的至交好友,是那個人告訴她和太後娘娘女子不該被困于後宅,那人說男女平等,男子可以去的地方,女子一樣可以去。
她當時對此雖然大受啟發,但由于她膽小,不敢反抗家族,最終嫁給了陳侯,婚後也曾如膠似漆過一段日子,直到陳侯納妾,她就漸漸對陳侯死心,原想就這麼得過且過的繼續過安穩的日子。
可是一件事讓她和陳侯撕破了臉,是她親生的女兒柔娴小姐,她不想看到柔娴小姐走她的老路,嫁人後被困在後院一生,她想讓女兒進宮做女官,她都幫女兒打點好了。
然而隻差臨門一腳時,是女兒背叛了她,她的女兒侯府的嫡出千金柔娴小姐不但不理解她的良苦用心,還偷偷将這件事告知了陳侯。
陳侯做主将年僅十三歲的柔娴小姐許了人家,對方是某個江南的大官。
柔娴小姐非但不後悔,還對陳侯的決定表示滿意,因為在她看來,在家從夫,出嫁從夫,爹說什麼就是什麼。
卻不知她的未來夫婿,年紀都能做她爹了,府上小妾庶出子女成群。
那哪裡是一個十三歲小女孩能應付的場面?
08.
「那後來了?」我忍不住追問,其實心中隐約已經有了一個猜測。
「死了,因為在太稚嫩的年紀與男人同房,傷到了身子,又遇上後宅陰私,婚後不到半個月就咽了氣,那大官推脫是病死的。
「在她死後三個月,又續弦了與她年歲差不多的。
「從那以後,我就讓太後做主,與他和離。」提起這件事,頌姨氣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誰叫這世界以男子為尊了?女人是牲口,是玩物。
這一晚頌姨跟我說了許多話,她說她看到我就像看到了當初的女兒,她改變不了女兒,但想改變我,能救一個是一個。
第二日一早我回了書院,學起東西來比别人更刻苦,早起晚睡,甚至是挑燈夜讀,男子學什麼我就學什麼,不再是繡花彈琴,因為教書先生的眷顧,男子學什麼便破格讓我學什麼。
學為臣之道,學為官之道,那些頌姨曾經想學,卻又錯過的知識,如今我都在學。
如此又過了好幾年,臨近科舉之時,先生說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我,讓我跟着頌姨上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