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南的視角中,海天之間的渾茫雲氣已經将“翡翠之光”号包裹了進去,又放出來,像是吞吐,又似把玩。看這個海上的鐵盒子裡面,那些或強大或弱小、終歸是色彩斑斓的生命,是如何在特殊層次上聚合、運作,好奇又或垂涎欲滴。
又好像可以憑借其天生的本能,小心翼翼地去培育、調味,試圖讓它變得更為“可口”……
是想多了嗎?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全球每一處還存在信衆支點,殘留着“披風”,并與雲母結構充分結合的區域。
夏城、阪城、高原荒野……披風還未修補完善,磁光卻已經跨越時空阻礙,形成了無形有質的骨架,即便微弱到羅南自己都搞不太清楚的地步。但它确實像、至少它所影響幹涉的“雲母結構”确實像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生命,用它獨特的視角,探究這個世界,在更廣領域上去尋找生存的條件和空間。
到這個程度,無論是從常規的經驗邏輯,還是從“超構形理論”的嚴苛标準來看,它都越發符合羅南所設想和期待的那個:
磁光雲母。
第五百九十章
互觀照(中)
這就是磁光雲母嗎?
羅南一時間沒有确切的答案。
即便他的精神觀測已經堪稱為地球的頂點,可要想在這個奇妙磁力架構中,捕捉到更多的細節,乃至決定性的證據,依然非常吃力。
這是由感知的廣度、精度以及層級共同決定的。
還好,相較于其他人,羅南仍具備根本上的優勢――目前這個奇妙的存在,終究是他按照幻想學派的基礎設計,又結合着“實例”一步步生産出來的。而在他所規定的生産線上,并不依賴于外部的機器,而是法則上的規定性。
“嘩啦啦”的聲音,在精神層面鳴響。
烏沉鎖鍊在顫鳴,就像它當初控制魔符一樣,遵循着特殊的法則規定性,滲透進那微妙複雜的磁力結構中,逐級附着控制。
那個逐漸靈動的存在,姑且稱之為“磁光雲母”吧,本能地排斥這種情況,卻在初生的懵懂中,渾不知道如何去反抗,最終還是任由烏沉鎖鍊層層穿透固鎖,與羅南形成了牢固的羁絆關系。
對于“磁光雲母”來說,它應該還不理解這份“羁絆”的意義,它隻是遵循其天然反應,循着“羁絆”,将其獨特的探究觸角,反向投射過來,指到羅南這裡。
這一刹那,那份特殊的觀照,穿透了全球塊狀割裂的雲層,穿透了水汽假身的投射路徑,甚至也穿透了阪城遊艇上羅南本來的形神框架,直指連羅南本人都不太明确的更深邃層面。
按照羅南現在的粗淺理解,那應該屬于超構形理論所指的“幻想層”中,形成“超聯系”和“超幹涉”的規則核心,直指羅南之所以為羅南的“根本結構方式”。
嗯,羅南也是比着“書本”找答案。
不管怎樣,磁光雲母正是在那樣一個層面上進行扭曲作用,解離、重構萬物乃至打破時空壁壘,構建超乎想象的全新聯系。
既然擁有那樣的能力,就必然要具備相應的感應基礎。在這一刻,磁光雲母已經體現出了那份先驗的天賦和洞察力。也正是這種先驗的決定性,讓磁光雲母生來就注定了一個與人類所理解的正常生命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成長路徑以及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羅南與磁光雲母的相互觀照,對于現在幾乎就是一張白紙的磁光雲母來說并沒有太多影響,隻是多了一種收集信息的通道,對于其不可思議的廣域感知能力來說,聊勝于無,但對于羅南來說,要想理解通透,必須要進行學習解析。而與此同時,磁光雲母觀照所形成的幹涉作用,也自然而然的導緻了反向壓力,讓羅南自身的本就不那麼結實的形神結構,又有了些搖動……這是個麻煩。
這給羅南提了個醒兒。
現在剛剛“點火”的磁光雲母幼體,距離完全體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已經有這種趨勢了,後面再成長一段時間――如果兩邊差距太遠,即便是作為生産者和控制者,最後的結果也未必會多麼美妙。
不是說磁光雲母對他有什麼惡意,而是當一方體積過大,層次過高,有些傷害根本就是無意識的,正如緩慢前行的大象碾死腳下小小螞蟻。
亞曆山大……
原來他竟然“孵化”出來了這麼危險的東西!為此,羅南需要好好整理一下雙方的結構關系。
當然,“孵化”帶來的,更多還是好處,絕大的好處。
羅南眼下便想到了四條,至少四條。